向來積極為中共站台說話的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昨天(13日)忽然在微博吐槽言論管制過嚴,現時大眾網絡言論越來越小心,但他說「根本原因是社會寬容度變低」。胡錫進的說法引發熱議。有評論認為,胡錫進在四中全會前拋出敏感話題,或涉中共高層內鬥。
10月13日,胡錫進在微博發文稱,很多人如今在社交媒體上發聲越來越小心了,或者乾脆不發了。明星們的帳號過去經常嘮家常,現在都是各種官宣了。體制內的人更是小心翼翼,很多人連朋友圈都不發了,發的話也是轉發某個正規報道。大學老師們也成了「敏感群體」,多數人選擇在互聯網上能少說就少說。民企高管或者中層也是一樣。總之,很多群體的個性化訊息變得像秋收後的田野一樣乾乾淨淨。
胡錫進還說,這是互聯網時代公共訊息領域的一個損失,它也讓公共輿論的面貌變得不再完整,這不是一個開放社會所應有的群體性「噤聲」。
不過,胡錫進不敢將矛頭指向中共當局控制言論,反而指向網暴,認為「根本原因是社會的寬容度變低了」。他稱,網上發聲帶來麻煩的風險越來越高,甚至會牽連他所在的機構,
他聲稱,「還是要在黨領導的憲法秩序下儘量寬鬆些」,「如果一些群體退出了,或者嚴重消極了,只剩下另一些群體在其中活躍表達,那樣的情況一定不會太好,會導致新問題的出現。」
對於胡錫進的發文,有網民說,「典型的一個兩面人!」「胡認為太嚴了,我可認為還是太鬆了,不然胡錫進這種左右橫跳的早該全平台禁言了。」「你閉嘴是對社會最大貢獻。」「當年叫囂著擊落佩洛西座機的時候,謹慎在哪?」「在X上暗示要幹掉美國三號人物並獲取10億流量的時候,『發言的謹慎』在哪?」
旅美中國企業家胡力任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目前習近平對輿論的管控,已達到過去四十年來的最高強度。他正依託龐大的大數據體系,為全國每一個公民建立「數碼化政治檔案」,實現全方位監控。這種數碼極權的控制,比毛時代依靠人際舉報與網格化的控制更為嚴密。甚至連中共體制內著名的喉舌人物胡錫進,也在這種高壓環境下發出「鳴冤」的聲音。
在社交平台X上有不少網民質疑胡錫進的說法:
「都不說話了,人民中的反動派怎能揪出來呢!必須說!一定要說!給他們機會說!」
「老胡又在替黨『引蛇出洞』了,『蛇』不出來,怎麼辦呢?很多網警無所事事,五毛為了完成『任務』也就開始對一般人無限上綱,也就有了胡錫進說的這些現象,這不是很好麼,你們求仁得仁,只要共產黨下台,沒有『黨的領導』,所有的真話、實話都能聽到。所以真問題是,你只能在「黨的領導」與真話實話之間二選一!」
「胡叼盤是真會叼啊!而且角度刁鑽得很!乍看是他在『情真切切』地『抨擊時弊』,卻居然能『不經意』地把『發聲越來越小心』的原因從世人皆知的『政府管制』甚至『文字獄』搖身一變成表面現象是『社會的寬容度變低了』的『民眾管制』和『自約束』。」
「善於偷換概念,把政府言論管制、刪帖限流的問題轉換為民眾說話越來越小心。因果關係都沒說清楚就下結論,簡直是臭不可聞。」
「根本原因是社會的寬容度變低了?這話他也說得出口……」
還有網民說:「胡老師小心,別以為自己有免死金牌。您這明顯是黑我習政。」
直至10月14日《大紀元》發稿,胡錫進這條微博並未被刪除。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胡錫進屬於前朝人物,比如王滬寧,他並不是現在中共宣傳大佬蔡奇的親信。胡錫進這番話顯然符合他向來小罵幫大忙的套路,只是和稀泥。但在四中全會前拋出這話題仍是敏感的動作,有含沙射影之嫌,可能高層有人惱怒。但胡錫進也有自己的靠山,他敢於放話,或對應四中全會前中共內鬥升級的態勢。#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