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13歲女童因流感併發症在短短8天內病逝,香港西醫工會與香港醫護聯盟今日(15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可利用快速測試早期診斷,爭取黃金治療時間以減低併發症風險。

西醫工會會董陳栢堅醫生稱,香港現時正值嚴峻的流感季節,自9月起學校的流感爆發個案便大幅上升。8月31日至10月8日,涉及學校及院舍的流感爆發個案共有369宗,其中更出現9宗兒童流感嚴重個案,包括今年首宗兒童死亡個案。成人流感個案方面,自8月31日起至10月8日,共錄得149宗成人流感的嚴重個案,當中有103名患者死亡。

陳栢堅指出,除流感之外,新冠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類偏肺病毒等的病徵相似,如流鼻水、鼻塞、喉嚨痛、頭痛、發燒等,但治療方案不同,需要檢測去判定病原體才能制定最有效治療方案。

陳提醒,孩子如果有咳、流鼻水等輕微的病徵,家長勿掉以輕心,應觀察症狀變化。如果僅輕微咳嗽、流鼻水,可先居家休息,多喝水,飲食清淡;如有發燒,應儘快就醫,避免上學;亦可使用快速測試,確認是否流感或其它病毒。一旦發現病童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胸口疼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轉變或模糊、持續發高燒、進食困難或有抽筋跡象等徵狀出現,應馬上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他建議,每年於冬季流感季節來臨前都應接種流感疫苗,有助減低患上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機會,但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護。他又提醒,流感疫苗並非一接種即生效,通常需要約兩星期才能產生足夠抗體來預防流感病毒,所以市民應儘早接種疫苗。

「準確率」非快測唯一指標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客座副教授招彥燾博士則說,檢測並非愈「多合一」愈好,一些「多合一」產品可能為追趕項目數量而犧牲了準確性,反而導致「假陰性」結果,延誤治療。因為,在選擇「多合一」快測時,應根據當前流行呼吸道疾病及個人風險,選擇經過嚴格驗證如獲CE、FDA等認證。

招續指,「準確率」並非快測唯一指標,「LoD」檢測極限同樣重要。「檢測極限」是指測試能夠檢測到的最低病毒量,數值愈低,代表測試的靈敏度愈高,能夠在感染初期,病毒量尚低時,甚至症狀未出現前就準確檢出病毒,這對於把握治療黃金時間,有效阻斷傳播鏈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

另外,招彥燾又說發病初期病毒量可能未達峰值,若結果為陰性但症狀持續,應在24至48小時後再次檢測。市民亦應嚴格遵循說明書採樣,並確保試劑在有效期內並於合適溫度下存放,過期試劑絕不可使用。@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