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引發的火災正成為全球日益關注的問題。人們擔心電動汽車、電動單車、手提電腦充電器以及移動電源等設備在家庭、工作場所及出行時可構成的潛在安全威脅。
涉及鋰電池的火災通常難以用常規滅火方法撲滅。與此同時,預計2025至2030年間,全球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滅火器製造商Firechief Global高級技術顧問馬特·漢比(Matt Humby)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他認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監管機構尚未真正意識到鋰電池所帶來的危險。
「雖然人們的意識正在提高,但監管行動仍落後於鋰離子電池火災的發生速度,」漢比說。「許多行業組織往往是被動反應而非主動預防,且在標準和執行方面仍缺乏全球一致性。」
不過,安全檢測機構TÜV SÜD的能源儲存業務發展經理格蘭特·吉布斯(Grant Gibbs)則表示,聯合國以及全球各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政府和監管機構「非常清楚鋰電池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他說,諸如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機構正在修訂並擴大鋰電池在測試、運輸以及報廢管理方面的要求,旨在確保「在安全與可持續性方面實現全球一致性」。
9月24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公布了新的安全指南:「含有鋰金屬電池或鋰離子電池的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相機和手提電腦,登機時應隨身攜帶。」
「如果這些設備必須託運,則應完全關閉電源以防止意外啟動,並妥善包裝以免損壞。」
FAA表示,2024年共有89宗鋰電池在飛機上冒煙、起火或產生高溫的事件。截至今年8月底,又有61宗類似事件。
機上起火風險
2025年1月28日,一架釜山航空客機在韓國釜山機場跑道上被火焰吞噬。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客機在起飛前不久,機艙上方行李架內的一塊移動電源突然起火。
機上170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全部撤離,其中3人重傷,24人受輕傷。
「釜山航空的事故表明,情況可以在瞬間惡化。若沒有更嚴格的監管和更好的乘客安全教育,機上火災仍是一項真實存在的風險,」 漢比表示。「許多航空公司已對移動電源實施禁令,但我認為航空領域需要更深入地審視這一火災隱患。」
「直到發生飛機起火事件,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漢比指出,已有多宗由移動電源過熱引發的機上火災事件。例如在今年8月,一架由巴西聖保羅飛往荷蘭史基浦機場的荷蘭皇家航空(KLM)航班上就發生過類似火情。
「他們設法將火勢控制住了,不過那是小型電池,因此可以用水或冰桶處理。但飛機上理應配備耐火的安全封裝袋,」 漢比表示。
釜山事故發生後,多家航空公司迅速作出回應。
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向《大紀元時報》表示,自2025年5月28日起,乘客在使用移動電源時必須將其保持可見。
阿聯酋航空(Emirates)自2025年10月1日起禁止在飛行中使用移動電源,並要求不得將其存放於頭頂行李艙內;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長榮航空(EVA Air)、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泰國國際航空(Thai Airways)及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均已在今年3至4月間實施類似舉措。
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制定了詳細規定,但僅禁止使用大容量移動電源;而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的乘客則「允許攜帶每塊電池容量不超過160瓦時的鋰離子電池」。
吉布斯表示:「航空公司目前採取的舉措,例如限制移動電源的使用、需隨身攜帶,以及限制飛行中充電,確實有效降低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電池火災是「系統性問題」
然而吉布斯也同時指出,鋰電池火災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僅靠航空公司的限制措施無法完全避免。
「這類火災受產品質量、用戶行為、監管力度以及飛機系統本身等多重因素影響,」他表示。
早在2016年,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便宣布禁止在託運行李中攜帶鋰電池。此前,飛行員與飛機製造商曾對鋰電池的安全風險提出警告。
國際民航組織的36個成員國理事會表示,該禁令將持續生效,直至設計出適用於鋰電池運輸的防火包裝新標準。
「儘管ICAO最初設想制定一種『防火包裝』標準,但至今尚未出現經過全面驗證並獲得全球採納的解決方案,」吉布斯表示並提到,目前的法規主要通過嚴格的運輸條件來降低風險。
漢比則表示,由於「熱失控的劇烈程度,要實現真正防火的包裝會極其困難。」雖然已研發出一些小型防火容器,但「依靠包裝只是眾多舉措的一部份,同時還需要更廣泛的風險管理方法。」
2022年12月21日,美國交通部與管道和危險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發布了關於貨運飛機安全運輸鋰電池的最終規則,並於2023年1月20日起生效。
不可否認,可充電電池帶來了許多益處。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與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發中的貢獻。
古迪納夫的頒獎詞中寫到:「將電能儲存在電池中,是解決全球能源供應問題的關鍵因素。而鋰元素因其釋放電子的特性成為了理想的電池材料。」
然而,鋰電池的火災風險依舊存在。
2023年6月,紐約市一家電動單車商店發生火災,並蔓延至樓上公寓,造成包括兩名兒童在內的四人死亡。
漢比表示:「多年來我們就已知道,鋰離子電池存在風險,因此必須納入火災風險評估。好消息是,與三年前相比,情況已大為改善。目前人們的意識正在提高,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教育是關鍵。」
原文:World Slowly Waking Up to Menace of Lithium Battery Fires, Experts Say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