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低迷,即使知名運動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中國運動品牌匹克(PEAK)近期經歷了「集體減薪」風波,有匹克員工近日透露,公司向拒絕減薪的員工發出「最後通牒」,要麼交反思檢討,要麼停工資。
據大陸「上游新聞」報道,匹克員工近日提供了一份匹克公司下發給員工的《關於薪資停發的告知函》。這份加蓋紅章的正式文件說,「如您至2025年10月14日仍未就相關事項進行反思、說明並提交檢討,公司將自2025年9月起對您的薪資暫作停發處理。」
該文件落款為福建廈門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日期為10月12日。
在網絡上,還有落款為福建廈門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告知函,日期也為10月12日,內容大致一樣。
匹克總部市場部的員工張琪(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她於10月10日收到減薪通知,月薪從原本的9,800元(人民幣,下同)降至6,800元,「沒有簽字,也沒人問過願不願意」。當她提出異議時,主管提醒她「要交檢討,不然不發薪水,已經有二十多人被約談了」。張琪說:「那一刻我明白,公司要的不是理解,而是服從。」
公開的報道顯示,匹克這波全員階梯式減薪,最高降幅達到50%,但未提前通知員工。
一份公司內部微信群截圖顯示,匹克管理層於「晚上6:03」發布訊息,要求各部門轉達三項指令。第一條寫道:「有提交『拒絕減薪』相關書面文件至公司領導的人員,視為不服從公司管理,會影響薪資的核算和發放。」第二條則要求員工「需在10月15日前當面或電話向董事長報情況,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對此,湖北一名勞動法律師告訴大紀元記者:「企業不得以行政手段要求員工交檢討,更不能以停薪相威脅。若事實屬實,匹克可能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有被追繳薪資及行政處罰的風險。」
對於企業以停發工資作為威脅手段,廣東一名長期關注勞工權益的前非政府組織成員王先生對記者指出,這種做法在法律與倫理層面都屬「雙重越界」。他說:「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及第三十八條,薪資變更必須經雙方協商一致,企業不得單方面減薪,更不能以停薪懲罰員工。」
常年為勞工團體維權的王先生表示,匹克事件反映了部份企業將經營風險轉嫁給員工的傾向。「企業經營困難可以理解,但要求員工寫『反思』或『檢討』已超越經營範疇,這實際上是對人格尊嚴與勞動權利的雙重侵害。」
大紀元記者致電位於泉州的匹克公司,查詢有關「以停發工資要求員工提交反思材料」一事。接通電話的員工得知記者來意後立即掛斷。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該局正在處理此事,細節不便透露。
據《極目新聞》9月18日報道,匹克方面尚未對外發表正式聲明。公司內部人士透露,董事長許景南在內部會議中稱:「公司虧損嚴重,必須推行薪資改革,這是為了長遠發展。」根據其說法,公司內銷部門今年1月至8月虧損約1.3億元,並面臨庫存積壓、市場需求疲弱等問題。
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應稱,已關注匹克集團減薪事件,並將核實企業是否存在違規行為。該局工作人員表示,減薪是否合法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如員工認為權益受損,可申請調查或尋求法律援助。
大陸減薪潮蔓延
自2025年以來,中國大陸企業減薪現象已從製造業、互聯網行業蔓延至金融、房地產與國企體系。據業內統計,超過六成企業在今年調減薪酬,部份地區的公務員亦被要求「自願減薪」或「退回補貼」。
多位經濟學者指出,減薪潮反映出中國內需疲弱、企業利潤收縮與地方財政緊張的結合效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名教授(要求匿名)表示:「當市場信心下滑、就業壓力上升,企業選擇削減成本是短期行為,但長期結果將導致社會消費進一步萎縮。」#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