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道,近日,一篇帖文在社交媒體Reddit上流傳,文中一位印度裔H-1B簽證申請人敘述了自己在美國駐印度清奈(Chennai)使館順利通過面試的過程。
據該帖文描述,面試過程中氣氛愉快、友好,雙方語言簡單、直接,整個面試過程不到一分鐘。
帖文描述,申請人禮貌地主動打招呼,「早上好,你好嗎?」簽證官回答,「早上好!你的護照呢?」
簽證官隨即開始核實申請人的工作地點、服務年限和總體經驗。申請人回答,自己是一名軟件專家,此前已經以F-1簽證身份在FAANG公司工作了三個月,「工作進展順利,這份工作很有趣。」
隨後是指紋採集,也順利完成。簽證官告訴他,「簽證批准了!」
他的簽證狀態已於16日變為「已批准」,並於17日簽發,他目前正在等待領取簽證的通知。
該帖文引發熱議,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
特朗普總統9月19日發布行政命名,對H-1B簽證申請徵收10萬美元一次性申請費用。此舉是特朗普總統移民政策改革措施之一,被普遍解讀為旨在減少外籍勞工,以保護美國就業市場。這讓眾多外籍人才感到恐慌。
業界普遍認為,初創公司或許受到最致命的影響。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John Skrentny表示:「如果你是擁有新技術的初創公司,雖獲風險投資,但憂心資金耗盡過快,這項政策可能會致命。」
相比之下,作為H-1B簽證受益人最多的大型科技公司,儘管受到新規的影響最廣泛,但他們憑藉雄厚的財力仍然可以繼續從世界各地僱用最優秀的人才。
這位其H-1B簽證在一分鐘內獲批的印度人士所提到的FAANG 公司正是這種大型科技公司。
FAANG是業內術語,是美國五家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名稱的首字母縮寫,依次是Meta Platforms(過去的名字是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
此術語由CNBC主持人Jim Cramer於2013年首創,最初僅涵蓋FANG四家企業,後因蘋果公司市場影響力顯著,於2017年納入該縮寫。
在Reddit討論區,上述申請人被問及這是否是他第一次申請Stamping時,這位申請人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從F-1轉為H-1B。
顯然,他並非像眾多申請人那樣,從印度申請H-1B簽證,而是從F-1簽證轉為H-1B,此前他已經在美國一家FAANG「工作了三個月」,得到了僱主的資助,根據移民局的簽證要求離開美國,返回印度,申請簽證蓋章(Visa Stamping),轉為H-1B,然後才能再次入境美國。
這位申請人進一步證實,他的I-797B表格(Form I-797B)「是在2022年批准的,在2024年申請從F-1轉為H-1。」
I-797B表格是美國移民局(USCIS)針對外籍勞工申請(例如工作簽證)所發出的核准通知書,用於證明僱主為該表格持有人提交的申請已經獲得政府批准。由於此表格不包含I-94入境/出境記錄,因此,持有人必須持I-797B表格向海外美國領事館申請簽證蓋章後才能重新入境。#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