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0月份最近一期China Talk播客節目中,曾在拜登政府時期任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科技與國家安全事務副高級主任的克里斯·麥奎爾(Chris McGuire)談到,儘管一些媒體和業界人士認為中共在晶片製造方面正在追趕美國,但其代表廠商華為非但無法趕超美國的輝達(Nvidia),而且差距會越來越大。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麥奎爾曾在國務院擔任高級顧問。
華為為何無法趕超輝達?
「我並不認為華為晶片設計或量產與美國公司旗鼓相當」,麥奎爾說,兩者在全球範圍內能平等競爭,仔細想想,這根本不可能。
麥奎爾在節目中分析說,中國要到2027年末才能製造出與輝達H100一樣好的晶片,到那時他們將落後5年。根據輝達和華為公布的路線圖,未來兩年內,輝達與華為晶片性能的差距將擴大6至7倍。如果是這樣,華為就必須將晶片量產提高60到70倍,才能達到輝達總體計算能力水平。
他用幾個數字加以說明:輝達2027年將生產700萬到800萬片晶片。這樣一來,華為需要在2027年生產約2億顆晶片,才能追平輝達的水平。假設華為晶片良率是30%,這意味著他們需要1,100萬片晶圓,而台積電每年總產量是1,700萬片晶圓,也就是說,華為要把台積每年總產量的大部份都用於其昇騰(Ascends)項目。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總結道。
麥奎爾還提到,華為明年只能生產60萬片Ascend晶片,這個數字非常低。「60萬GPU根本不夠填滿馬斯克正在建造的Colossus 2數據中心。」他說,而且對於一個國家級的人工智能產業來說,以他們生產晶片的質量來看,這個數字並不具有競爭力。而且我們不知道這是否都是中芯國際為華為生產的,但我們知道其中很多是台積電生產然後非法走私進來的,數量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先進製程需要ASML日美歐關鍵設備跟材料生態綁定的EDA,先進封裝產能與HBM的供給。每一個環節都涉及多年的知識理解、專業、良率曲線與供應鏈的默契,任何一環的短板,都會放大系統性能成本。
孫國祥表示,輝達的領先,不僅僅只是GPU,還包含製程、封裝、HBM供應、軟件的堆疊、伺服器設計、網絡與生態的總和。而華為的Ascend 910C在2025年初據傳良率約40%,目前正在力拚60%的行業線標。這代表它與成熟的先進節點、先進封裝體系仍然有一段距離。
台灣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一逵對《大紀元》表示,美國自由開放的民主社會,孕育出頂尖且具創新能力的人才,使其在半導體產業中掌握多項關鍵技術。
楊一逵指出,華為依賴美國技術,在美國制裁下,華為晶片只能依賴中芯國際製造,Nvidia晶片由台積電代工,兩者存在約兩個世代的技術差距;華為的Ascend 910C晶片效能約為 Nvidia H100的60%,預計推出的Ascend 950,僅達Nvidia新一代VR200系統效能的約6%;而且中芯國際的良率僅約60%,遠不及台積電。
他說,華為與Nvidia的差距是否擴大,應該視美國是否維持對中國AI晶片的禁令。若持續,差距將擴大;若放寬,差距可能縮小。
行業不同 彎道超車不可能
一些觀點認為,中共擅長本土化,比如之前電動車、太陽能行業都實現了所謂的彎道超車。
麥奎爾在節目反駁這種說法。
他指出,晶片行業與中企曾經非常成功的行業不同,人們在嘗試將其與電動車、太陽能甚至電訊行業進行類比時,沒有考慮到其關鍵區別。光刻機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最精密的機器,晶片是世界上最難實現本土化的,這就是為甚麼它是一個獨特的行業。
楊一逵表示,中共許多彎道超車其實是利用西方開源技術,搭配自給自足的市場,建立起自主的技術生態鏈,並利用大量規模化生產,壓低市場價格,排擠其它競爭廠商所致。這是中共慣用的手段。
「但晶片性質截然不同」,他說,電動車、太陽能板與電訊基礎建設是最終產品。晶片屬於中間財,而非最終產品,它的核心價值在於關鍵的知識與經驗。
孫國祥表示,電動車、光伏的製造路徑受惠於開放標準、開源軟件、國際供應鏈的可切入性。相較之下,在先進半導體方面,關鍵技術並非開放,是由少數盟友國公司掌握並受出口管制的保護,這使得彎道本身變得非常狹窄。
中共晶片宣傳戰
近年來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是,每當華為推出甚麼新產品,不論是中國國內還是海外的一些媒體都會對其進行誇大報道,似乎真有甚麼突破。
麥奎爾認為主要原因是美國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的:美國政府說可以賣晶片給中國,但前提是比最好的中國晶片稍微好一點。這促使業界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在質量和數量上過度誇大中國晶片的性能。
麥奎爾還提醒,美國應該認真對待中共晶片宣傳戰,即,每次中國晶片取得所謂「突破」,《南華早報》就會刊登多篇報道,談論這些有多麼令人驚歎,中共如何擊垮西方等等。
麥奎爾表示,中共宣傳戰的目的,是想讓西方相信出口管制措施是徒勞的。雖然這並不能改變事實,但人們很容易受到影響。
他強調,事實上,美國出口管制措施比媒體報道的更有效。
「北京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有多嚴重,這表明存在訊息缺口。他們在簡報會上聽到了一大堆來自大型基金的炫耀之詞,以及那些害怕被關進監獄人的言論。」他說。
麥奎爾說,如果AI將支撐全球經濟、美國科技霸權及國家實力,那麼對美國領導地位的最大風險就是:允許中共製造先進晶片。
「這是底線」,他說,美國及其盟友控制了AI生態,如果中國國內沒有開發出半導體生態,那麼他們對整個AI生態的影響要麼幾乎為零、要麼依賴於我們。
麥奎爾表示,維持這一局面至關重要。HBM(高功率顯存)現在仍是中共最大的制約因素,以前中共可以不受限制地獲取HBM,但現在不行了。中國國產HBM並不多,產能將受到很大限制。他們現在正在消耗庫存,庫存很快就會用完。如果允許長鑫存儲大量生產HBM,或如果在談判中取消HBM管制,那就有問題了。
楊一逵表示,HBM是確保AI大量運算不延遲的關鍵,美國自2024年12月起禁止對中出口高階HBM,有效遏制中共晶片發展。若中共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無法取得先進製程與關鍵技術組件,即使投入再多補助,也難以突破技術樽頸。
他說,中共目前已拋出希冀美國放行HBM晶片出口的想法。若美方真的在HBM晶片禁令上鬆綁,等於變相協助華為的AI運算發展。 此一環節,需要持續關注。
互相制裁 美國為何有更多籌碼
自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共一直將稀土作為關鍵籌碼,試圖取得貿易談判的主動權。
麥奎爾表示,認為中共憑藉稀土升級制裁從而佔據主導地位的想法是錯誤的。美國擁有制裁升級主導權。針對中國大型企業實施大規模出口管制,切斷任何一家中國銀行的美元帳戶或類似措施,對他們來說都是極其痛苦的。
「如果沒有美國技術或台積電的晶片,比亞迪還能維持多久?」他說,許多比亞迪汽車都用4納米晶片運行其ADAS(自動數據採集)系統。比亞迪供應鏈本土化方面大部份他們可以做,唯一未能實現本土化的就是先進晶片。
但他認為,如果美國甚至不願意談論這些制裁工具,或中共認美國不願意這樣做,那麼中共會更容易在稀土問題上升級。針鋒相對的策略應該是:如果美國的汽車公司因為沒有稀土磁鐵將倒閉,比亞迪也將倒閉,因為中國公司得不到美國晶片。然後這兩項制裁措施都會撤回。
孫國祥表示,美國掌握多個全球性科技的罩門,包含EDA、關鍵製程設備、先進封裝工具材料、HBM供應鏈的盟友協同,以及像是美元市場研發生態與頂尖人才流動的吸引力。中共之所以相對弱勢,是因為它可動用的對等工具,例如原材料出口限制、海關抽驗、行政性延宕確實存在,但替代性較高,反噬的成本大,而且難以精準打擊對方所謂的卡脖子點。
楊一逵表示,中國仍缺乏晶片的關鍵頂尖人才。但科技研發不斷演進,任何新材料、物質、技術或方法都可能改變半導體產業生態;中共可藉政府補貼運作、無須顧慮利潤的非市場機制,構成潛在變數;這些因素使各界在評估美中AI晶片競爭時不能掉以輕心。#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