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一星機械人有限公司近日傳出進入解散程序。該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團創辦人李書福之子李星星主導,方向為「具身智能」,成立不足半年。

多個消息來源向《第一財經》證實,公司確實正在解散,「有吉利背景的相關人員已經基本撤出」。

杭州一位阿里巴巴投資領域研究員小姚10月20日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說:「具身智能是個很重要的方向,設備、算法、算力、供應鏈缺一不可。成立幾個月就解散的公司,技術層面不可能有成果。這類項目多半是資本在追政策風口。」

小姚指出,大陸人工智能創業潮中,富二代與大型企業關聯公司佔很大比例。「他們不用考慮融資壓力,也不在乎長期研發投入。公司存在的意義在於形成資本故事,方便在資本市場講題材。」

據《每日經濟新聞》10月19日報道,記者探訪公司原辦公地時,門口堆放未拆封設備,標識與門牌已拆除。物業人員稱,公司10月初搬離,場地租約尚未解除。蘇州工業園區另一登記地點處於裝修停工狀態,施工人員表示:「裝修到一半就停了。」

工商資料顯示,一星機械人有限公司於2025年5月9日在蘇州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潘運濱,註冊資本一千萬元人民幣。李星星持股約65.66%,擁有51%表決權。公司成立後動作頻繁,8月中旬獲「曹操出行」與晶能微電子等吉利相關產業的過往投資者參與戰略投資,據媒體報道9月17日已完成數億元種子輪融資,並與復旦大學共建「智能機械人校企聯合實驗室」。

小姚表示,這類創業模式反映當前創新環境:「科研被資本驅動,資本被政策驅動。當政策重心轉移,企業隨時可以關門。員工和技術都只是過渡。」

事件曝光後,多名網民留言指出一星機械人疑似「圈錢」。網民「陶然」寫道:「成立幾個月就融資數億,現在說解散,不像在做研發,更像在做資本運作。」另一條留言稱:「地方政府給高科技項目補貼和稅收減免,企業拿到錢就撤,這些資金追不回來。」

蘇州網民王李欣在評論區留言說:「幾年前也有家做自動駕駛的公司拿了補助後關門,連設備都沒運進來。」

據觀察者網報道,多名員工向媒體證實,10月初收到解散通知,研究設備仍留在倉庫。一名參與開發的工程師說,9月中後「沒有新的會議與進度」,10月財務部撤離。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內部方向不一,「有團隊想專注算法研發,有團隊希望與汽車自動化整合」。

浙江創投顧問陸建(化名)分析表示,大部份富二代缺乏管理經驗,更談不上開拓市場,他們往往依靠家族背景或作為家族代理人身份出現:「這種現象在中國大陸非常普遍,他們有背景、有關係、就能拿到資源。技術是否落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在背後。」

江蘇人工智能分析師陳凡指出:「公司以海歸團隊、博士頭銜為門面,半年融資成功,再半年關門,這是新常態。」陳凡補充:「智能企業離開資本和技術無法生存。目前美國與荷蘭停止供應半導體技術,中國相關產業正面臨壓力。」

在微博與知乎上,相關話題登上熱榜。有網民留言:「普通人創業五年掙扎,他們半年融資數億;普通人失敗負債,他們失敗轉身再開新公司。」

李星星成立一星機械人公司,被視為吉利在具身智能方向的試驗項目。外界注意到,其研發內容與吉利旗下千里科技重疊。千里科技10月16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H股上市申請。

中國各地政府近年推動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產業。2023年至2025年間,登記名稱含「智能」與「機械人」的新公司超過2.6萬家,但其中約一半於成立一年內註銷。多地審計機構指出,部份項目補助缺乏回收機制,資金去向難追蹤。

有網民寫道:「富二代玩創業,百姓玩命找工作。」這句話在短時間內被轉發上萬次。#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