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有傳再打壓學生活動,嶺大編委引述校方內部消息稱,該校學生事務處設「黑名單」,上有部份現職或往屆學生會成員名字,他們無法註冊任何嶺大學生社團。

嶺大編委會報道稱,近日接獲上述消息,並引述消息人士指,其所屬部門獲指示「封殺」名單內的學生。報道提及,翻看未能成功註冊的學會成員名單,發現部份成員均曾任職學生會中央組織,亦有部份未曾參與學生會者同遭「連坐」。

嶺大校方今年4月設立學生社團註冊制度,部份學生組織成功於校方制度下註冊,並獲准於校內舉行活動及宣傳,包括攝影學會、舞蹈學會及動漫學會等。但嶺大編委會發現,部份過往名列於學生會轄下,並持續運行中的學生組織,未出現於現時獲校方認可的學生組織名單上,包括戲劇學會、音樂學會、哲學系系會及翻譯系系會等。該會指,據知未獲校方認可的學生組織已在限期前向校方申請註冊,至今未獲回音。

就上述消息,本報正向嶺大校方查詢。

撤銷學生會地位 聲明與學生會「割席」

嶺大自2021年起不再為學生會代收會費,校方曾多次質疑學生會的認受性,認為學生會會員人數有限,未能代表學生。

之後,身兼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的立法會議員劉智鵬提出修訂《嶺南大學條例》。2023年,立法會通過修訂,廢除條例中所有「學生會」的字眼,包括取消由學生會會長擔任校董會當然成員及諮議會成員安排,本科生校董代表改由全體本科生互選再經校董會委任產生。

2024年,嶺大校長秦泗釗表示,嶺大學生會是獨立註冊的組織,從來不屬於嶺大的一部份,只有社會才對學生會有約束能力。

今年7月,嶺大發聲明批評嶺大學生會、其幹事會成員及/或其屬下機構(包括但不限於該會編輯委員會)曾作出某些行為及發表某些言論,與大學之核心價值、使命、願景及整體宗旨與目標不符。有關言論及行為已引起大學社群高度關注,損害大學聲譽,並可能構成法律風險。嶺大重申嶺南大學學生會繼續使用「嶺南大學」名稱,未獲大學任何支持、同意或授權。

8月25日,嶺南大學舉行開學禮,有校園保安見學生持學生會成員在門外派發的迎新刊物就沒收,校方並安排在校內廣播,指該刊物並非校方官方刊物,與大學立場無關,著學生「自行處理」。@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