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持續22天,創下歷史上第二長紀錄。參議院周三(10月22日)再次否決由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表明兩黨在財政爭端上依然僵持不下。
這項共和黨主導的「臨時撥款決議案」(continuing resolution)未能取得結束辯論所需的60票,最終以54票贊成、46票反對遭否決,與自9月19日以來的前11次表決結果幾乎相同。幾乎所有共和黨議員支持該案,而民主黨則幾乎全數反對。
特朗普堅持「先通過再會面」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21日表示,只有在民主黨先批准共和黨版本的臨時撥款決議、讓政府暫時全面恢復運作後,他才會與民主黨領袖會面。
民主黨方面則指出,爭議焦點在於該黨推動的「醫療可及性改革」。
兩黨互指責任 僵局難解
俄勒岡州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自21日晚起發動冗長辯論(filibuster),呼籲抵制其所稱的「特朗普式專制」。他批評白宮東翼為興建宴會廳而拆除部份建築,稱此舉象徵「總統在拆毀共和制度的象徵,樹立君王的標誌」。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早在7月指出,現有東翼宴會廳僅能容200人,舉辦國宴時需臨時搭建帳篷。特朗普上周亦表示,新宴會廳將由其本人及私人捐款資助,可容納多達999人。
默克利並批評特朗普政府動用國民警衛隊進駐城市、授權移民執法局(ICE)擴大行動,以及撤回國會已批准的部份專項資金。
針對美軍轟擊疑似販毒船隻事件,新澤西州參議員金安迪(Andy Kim)在接受《大紀元時報》(The Epoch Times)採訪時批評此舉「帶有非法色彩」。特朗普政府回應稱,調查確認這些船隻由拉丁美洲毒梟操控,正試圖將致命毒品走私進入美國。
金安迪強調,民主黨的核心訴求仍是推進醫療改革,並指責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拒召回國會,導致談判陷入停滯。共和黨議員則反駁稱,民主黨是在「上演政治騷」,藉政府停擺向左翼基本盤展示反特朗普立場。
愛達荷州共和黨眾議員辛普森(Mike Simpson)表示,這場僵局「是兩位(民主黨)領袖為保住職位的權力遊戲」,把矛頭指向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與眾院少數黨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
社會影響持續擴大
眾院多數黨領袖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警告,若關門持續至11月,將影響逾4200萬個依賴「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的家庭。他批評民主黨「寧可讓民眾挨餓,也要向極左派表忠」。
議長約翰遜當日重申,民主黨提出的方案中包括全面廢除《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中的醫療條款,對共和黨而言「毫無討論空間」。
隨著兩黨對峙加劇、政府停擺持續,聯邦行政體系與民生補助服務正陷入癱瘓。若無一方作出重大讓步,這場僵局恐將打破紀錄,成為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
原文「Senate Rejects Funding Plan 12th Time as Shutdown Stretches Into 2nd Longest in Histor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