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競逐連任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對於被稱為「敢言」時否認,引述市民之前留言,稱她「咁都叫做敢言?真係死得啦」,自己只是為市民講心底話,又擔心此形容會令外界認為香港「乜都唔准講」。

江玉歡前日(22日)在立法會向傳媒宣布告別議會,不參選下屆立法會。她今日在商台節目上,當主持提到她被形容為「敢言」時,稱「我邊有叫敢言?如果香港咁都叫敢言,真係大件事。我覺得我唔係敢言。我只係講多兩句啫,幫市民講多兩句心底話,如果都叫敢言,我覺得呢個咁嘅名詞、形容詞,對於我來計呢,我覺得就唔係好Fit(適合)囉!」她續說,如果自己已經是「敢言」,就好像香港「乜都唔准講」一樣,奉勸大家由今日開始千萬不要形容她敢言,而是一個比較「真性情」、「直言」的人。

她強調,自己不會博取「眼球」,自己經常會落區,不需要有地區辦事處,認為這是「形式」,自己是從與小店老闆、店員等的對話、聽到心聲,再表達出來。

她不認為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有「界線」,市民不會在意是從甚麼界別選出,應該做就去做。如果議員怕講甚麼說話、怕得罪人,「使乜90個議員?」認為最直接的是多溝通、發言,予市民知道議員是誰,了解立法會。

談到4年來的「失」,她說失去自己的時間。過往她有打高爾夫球,但4年來沒有時間,在香港一次都沒有打過。

江玉歡在節目的尾聲,獻唱一小段《滄海一聲笑》,她透露原本想在宣布告別議會的記者會上獻唱,但怕走音未付諸實行。被問到是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玉歡說「人在江湖就係嘅,身不由己就唔係嘅。而家個身可能更由己」。

另外,《明報》今刊出江玉歡的文章,題為「立法會如何更貼近社會脈搏」,指出現行的口頭質詢環節,往往「點到即止」,議員追問空間有限,難以深入挖掘問題根源,建議借鑑其它國家國會經驗,適當延長議員提問和追問時間,允許更深入的交鋒與探討。立法會亦可與律政司及各政策局建立定期會議制度,提前就立法規劃溝通,共同商討如何將法改會的重大建議,更有效地轉化為立法議程。@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