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周五(10月2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通脹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9月份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3%,分別低於接受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所預測的0.4%和3.1%。
CPI是衡量美國經濟成本的廣泛指標。排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9月份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3%,分別低於經濟學家所預測的0.3%和3.1%。
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3.1%。食品指數中,肉類、禽類、魚類和蛋類指數同比上漲5.2%;非酒精飲品指數同比上漲5.3%;穀物和烘焙產品指數同比上漲1.6%;水果和蔬菜指數同比上漲1.3%;乳製品及相關產品指數同比上漲0.7%。
能源價格在9月份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2.8%。從各個類別來看,電力價格指數在9月份環比下降0.5%,同比上漲5.1%;天然氣價格指數環比下降1.2%,同比上漲11.7%;汽油指數環比上漲4.1%,但同比下降0.5%。
住房成本約佔CPI權重的三分之一。該指數在9月份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3.6%;新車價格在9月份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0.8%;二手汽車和貨車價格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5.1%。
CPI數據公布後,股市期貨延續漲勢。
據CNBC報道,「Janus Henderson」全球證券化產品負責人約翰‧凱斯納(John Kerschner)說,就像一片綠洲為疲憊的沙漠旅行者解渴一樣,今天的CPI數據為投資者提供了自10月1日政府停擺以來,政府數據中的第一份資訊。
「投資者沒有失望。通脹低於預期,導致債券市場溫和反彈,並確保美聯儲將在下周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減息。」凱斯納說。
TradeStation全球市場策略主管大衛‧佐治羅素(David Russell )表示,「通脹或許並未放緩,但其上漲已不再令人意外。」
9月份的核心商品價格環比僅上漲0.2%。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表示,CPI報告中的數據加上關稅帶來的海關收入,表明「實際」關稅稅率僅為10%。
奈特利說,有跡象表明「強勁的替代效應已經顯現——美國企業轉向關稅較低的國家採購產品,進口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
「結果是,企業能夠更好地消化這些比預期中更為溫和的成本上漲,而且迄今為止對通脹的影響也小於預期」,他表示,「隨著時間推移,我們預計實際關稅率會上升,商品價格將受到更大影響,但我們仍然認為,關稅將導致價格一次性跳漲,而非引發持續性通脹。」#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