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進行制裁僅一天後,克里姆林宮官員就急不可耐地做出强烈反應。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指責美國公開陷入與俄羅斯的敵對狀態,並將華盛頓的最新行動描述為「宣戰」。
10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特朗普實施這些制裁是為了向俄羅斯施壓,並指出這些制裁是「對俄羅斯的不友善行為」。普京聲稱特朗普的行動正在破壞俄美關係,擾亂全球能源市場。普京試圖將俄羅斯經濟描繪為「在西方制裁面前充滿韌性」,他聲稱「儘管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但俄羅斯仍然感到自信和穩定」。然而,他對美國最新制裁充滿敵意的評價卻清楚地顯示,美國的行動將嚴重打擊俄羅斯經濟。
同一天,梅德韋傑夫在其Telegram上表示,「美國是俄羅斯的敵人」,美國正在全面走上「與俄羅斯的戰爭之路」。他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現在已是特朗普的戰爭,美國最近的政治決策是「對俄羅斯的戰爭行為」。他嘲諷特朗普是與俄羅斯發生戰爭的喋喋不休的『和平締造者』。
人們普遍認為,梅德韋傑夫在俄羅斯信息空間中的誇張言論是得到克里姆林宮默許的,他反映了克里姆林宮的立場,並直接充當其他俄羅斯官員的代言人。這是自特朗普上任以來,普京和其他克里姆林宮高級官員首次公開將美國定義為「俄羅斯的敵人」。
此前,他們對特朗普政府的批評一直持謹慎態度。與特朗普政府維持至少是表面的和諧,很可能是為了爭取更多外交籌碼,藉助美國的力量壓制烏克蘭和西方,並避免美國的制裁。
現在,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聲明中,修辭發生了明顯變化,這可能預示著俄羅斯與美國在結束戰爭的努力上正拉開距離,這將成為俄羅斯拒絕美國任何有關烏克蘭和平進程提議的依據。看來普京與特朗普徹底撕破臉應該是遲早的事,因爲溫和的外交手段,似乎根本無法動搖普京實現烏克蘭戰爭全部目標的決心。
鼓吹俄羅斯經濟韌性和實現俄羅斯戰爭目標必要性的輿論充滿了俄羅斯的輿論空間,彷彿專門為俄羅斯國內民眾打「預防針」,以準備迎接西方制裁和長期戰爭努力帶來的經濟困境。
俄羅斯國家杜馬代表朱羅娃(Svetlana Zhurova)稱,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會影響俄羅斯的政策,且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的壓力也沒有解決結束戰爭所必需解決的問題。
不同於克里姆林宮的强硬態度,俄羅斯外交部的語氣則顯得有些模棱兩可,稱美國的措施對烏克蘭的和平努力「適得其反」。俄羅斯外交部似乎刻意與克里姆林宮的言詞絕決保持距離,給自己留出與特朗普政府修復裂痕的餘地。
然而,克里姆林宮的態度似乎顯得過於樂觀,畢竟現在經濟制裁的效果還遠遠沒有顯示出來,當經濟制裁產生影響後再看俄羅斯輿論空間的風向如何轉變。實際上,特朗普手上比經濟制裁更嚴厲的選項還有很多,包括曾被提及的「戰斧」導彈。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時間,觀察制裁產生的效果,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 (OFAC) 發布的這項新措施主要針對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這兩家公司大約佔俄羅斯原油出口總量的百分之五十。僅俄羅斯石油公司就佔俄羅斯石油產量的近一半,約佔全球產量的6%。
烏克蘭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亞歷山大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表示,全體烏克蘭議員對美國的制裁表示感謝。澤連斯基也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措施表明,蔓延戰爭和恐怖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是「公平且罪有應得的」。
烏克蘭的盟友正在盡力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10月23日,歐盟通過了針對俄羅斯的第19項制裁方案,目標是莫斯科的能源利潤和金融機構。
歐盟制裁方案規定,自2027年1月起,歐盟禁止以長期合約形式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並在六個月內(截至2026年4月23日)禁止以短期合約形式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歐盟最新的一攬子計畫還針對俄羅斯金融機構、被指控幫助莫斯科繞過制裁的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實體、被認為是俄羅斯影子船隊的油輪、幫助俄羅斯規避歐盟制裁的阿聯酋公司和四家中國煉油廠。歐盟也制裁了向俄羅斯供應軍用和軍民兩用產品的阿聯酋和中國公司。
中國是最大的俄羅斯石油進口國,其次是印度。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透過中間商間接向中國出售大部份石油。有消息稱,即使在美國實施制裁後,中國的煉油商仍可能繼續尋求購買俄羅斯石油。
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表示,印度總理莫迪已同意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白宮表示,關稅與印度「直接或間接」的購買俄羅斯石油有關。鑒於莫迪的承諾,印度將大規模削減俄羅斯石油進口,但實際採取行動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印度煉油廠仍在通過中間商進口部份俄羅斯原油。
長期以來,中共一直宣稱對俄烏衝突保持中立,並強調不向任何一方出售武器。然而,美國和西方指出,來自中國的武器零部件、原料和軍民兩用產品持續流入俄羅斯,足以維持其戰爭機器。
北約國家領導人在2024年的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中共通過其所謂的「無上限夥伴關係」及其對俄羅斯國防工業的大規模支持,已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這加劇了俄羅斯對其鄰國及歐洲-大西洋安全構成的威脅。
實際上,在嚴厲國際制裁下,北京已成為莫斯科的經濟命脈,雙邊貿易額不斷創下紀錄,其中包括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歐盟理事會表示,中共幫助俄羅斯,卻沒有幫助烏克蘭。在他看來,中共對烏克蘭的勝利或俄羅斯的失敗都不感興趣。
對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稱,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直致力於推動停火與和談。並謊稱此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10月23日,郭嘉昆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歐盟因俄烏衝突而對12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表達強烈不滿。
歐盟在響應特朗普的制裁行動,這將對俄羅斯破壞穩定的企圖產生制約作用,會使普京越來越難以獲得資金或任何其它資源,維持這場消耗巨大的戰爭。
制裁可能不足以促使這場戰爭在可預見時間内結束,甚至看不到任何克里姆林宮因此而改變戰爭訴求的跡象,但它給克里姆林宮好戰的決策者製造了巨大的壓迫感,這種壓力會使其内心產生恐懼,不管現在他們嘴上有多强硬。@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