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26日),中美經貿團隊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美方表示,雙方達成了一個貿易協議框架,並將由特朗普總統和中共黨魁習近平會面時最終敲定。特朗普總統表示,他有信心在習特會上達成貿易協議。
在吉隆坡舉行的中美經貿談判是自5月份以來,雙方舉行的第五輪面對面會談。美方由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等人參加,中方則由中共副總理何立峰和高級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等人參加。
這一重要會談旨在為即將舉行的習特會做準備。白宮宣布,特朗普和中共黨魁習近平將於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會面,但北京方面尚未公開宣布這一安排。
美中雙方達框架協議
談判結束後,貝森特告訴記者,「我認為,我們為兩國領導人周四(10月30日)會晤時的討論提供了一個非常成功的(貿易協議)框架。」該框架協議將使美國不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0%的關稅,而中共則將推遲實施稀土出口管制,還將大量購買美國大豆。
貝森特強調,這一談判結果要歸功於特朗普總統為美國團隊創造的談判籌碼。他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採訪時談到了與中共的稀土談判。他說,中共此前威脅要在12月份實施稀土出口管制,為了給美國團隊增加貿易談判籌碼,特朗普總統宣布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0%的關稅。
「這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籌碼。特朗普總統非常擅長為我們創造籌碼。」貝森特說,「我們(指中美貿易團隊)討論了廣泛議題,從稀土——從稀土磁鐵到貿易,從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再到中國在美國芬太尼危機中給予我們協助。」
貝森特周日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Meet the Press》的節目採訪時表示,經過「兩天的談判」,中方已準備好達成協議。中美經貿團隊在吉隆坡的會晤,將使特朗普總統和中共黨魁習近平在下周會面時,能夠討論進一步的貿易合作。
他表示,特朗普和習近平將討論中國從美國購買大豆和農產品、促進貿易平衡以及解決美國芬太尼危機等議題。芬太尼危機是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的根源。
中共貿易代表李成鋼說,雙方已就多項重要經貿議題達成「初步共識」,下一步將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
「美方表達立場是強硬的。」他說,並補充,過去兩天,雙方就船運稅、進一步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和禁毒合作、進一步擴大貿易、出口管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討論和交流,建設性地探討了一些妥善處理雙方關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識。
美中團隊的貿易談判結束後,特朗普總統的語氣積極。他說:「我認為,我們將與中國達成協議。」
貝森特透露習特會可能達成甚麼樣的廣泛協議
貝森特在中美談判後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採訪時表示,美國對華商品加徵100%的關稅已經不在考慮範圍內。
「由於中方立即啟動(稀土)全球出口管制機制的威脅已消失,因此,我預計,(美方)100%關稅威脅也已消失。」貝森特說。
他還在接受美國ABC新聞採訪時表示,他相信中方將「推遲一年」實施稀土限制措施,與此同時,中方將重新審視這項措施。
美國財長還透露,特朗普與習近平將達成一份廣泛協議。該協議將延長中美關稅休戰期,解決有關TikTok出售的分歧,並保持稀土磁鐵的供應,這些磁鐵對於從半導體到噴氣引擎等先進產品的生產至關重要。他表示,兩位領導人還計劃討論一項全球和平計劃。此前特朗普公開表示,希望爭取習近平的幫助,解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他還預計,中國也將「大量」購買美國大豆。而美國不會改變其針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措施。#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