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0月28日),民權組織與的士司機工會聯合發布了一項最新報告,指出目前紐約市兩大網約車公司——Uber和Lyft不經事先通知就隨意強制司機停職(Deactivation),剝奪了辛勤工作者的生計。

根據「亞美法律辯護與教育基金會」(the Asian American Legal Defense and Education Fund,AALDEF)與「紐約的士工人聯盟」(the New York Taxi Workers Alliance,NYTWA)對350名Uber和Lyft司機做出的調查發現,70%的Uber司機和76%的Lyft司機在沒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被停職;在許多情況下,這些公司拒絕司機任何有意義的回應機會;即使司機提出申訴,超過90%的司機仍被永久停職。

在網絡新聞發布會上,一個名叫艾薩赫(Saif Aizah)表示,自從他被Uber不公正停職之後,他只能開Lyft車,這導致他的收入下降了一半。

「我現在很掙扎。疫情之後,我付不起房租,很難支付車貸和保險費,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我正在申請破產,」艾薩赫說,「我的健康狀況正在惡化,滿腦子想的都是我該如何支付賬單,我日夜都在想這件事;更糟的是,由於這些不公平的解僱,我無法養家餬口,我不知如何面對我的孩子,不公平的停職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不穩定,讓我的生活苦不堪言。」

所謂「強迫停職」是指Uber或Lyft公司單方面關停了司機的智能手機或者電腦上的應用程式App,使其無法登錄App,也就是失去了工作的機會。

「調查結果令人震驚。」報告表示,「大多數被停職的司機都是長期高績效員工,評級優異,沒有不當行為記錄。然而,毫無預警地,他們突然被鎖定帳戶,收入被切斷。 」

本報記者曾收到一名華人司機的爆料,說一個Uber老司機,最近被無徵兆地斷掉了應用程式,詢問之下公司說客戶投訴他「性騷擾」。這讓該司機百思不得其解,怎麼也回憶不起來自己甚麼時候「性騷擾」乘客了。

這個案例也反映在周二發布的報告中。調查顯示,Uber和Lyft兩間公司經常以含糊不清的「客戶投訴」為由停App,不給出具體日期、細節或證據;相當一部份受影響的司機在失去帳戶存取權之前,從未有機會審查或反駁指控。

NYTWA工會主席德賽(Bhairavi Desai)在發布會上表示,這份報告很重要,是一個代表性的樣本,「說明了這個問題對司機來說非常普遍」。

「一方面,司機每次行程的報酬都不夠,要知道,這些大公司會從顧客支付的費用中抽取最大的份額,」她說,「另一方面,司機的工作保障也受到影響。」

市議員克里士南(Shekar Krishnan)在發布會上介紹了他提出的Intro.276號法案,該法案旨在保障被停工的司機有權利通過正當程序申訴。

「目前Uber、Lyft是這些官司的『檢察官』、『法官』和『陪審團』。」克里士南議員說,「這就是為甚麼通過第276號法案如此重要……因為這是為了創造一個基本的正當程序,一個載入我們法律體系的、人們在其它各種情況下都面臨的正當程序權利,在就業領域也是如此。」

本報聯繫了Uber和Lyft公司要求置評。#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