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今日(31日)公布,配合政府明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公立醫院明年起多項服務加價,包括公院急症室收費加至400元。不過收費減免機制門檻會同步降低,衞生署轄下診所部份服務將於明年1月1日起調整收費,並推行新配藥安排,每次診治後最多配發24個星期藥物。醫管局則交代調整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指惠及人數由30萬增至140萬,並推出過渡安排便利申請。

醫管局公布,1月1日實施收費改革時同步引入新的減免機制,包括收入限額調整至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100%(二人或以上家庭)或150%(一人家庭);資產限額放寬至公屋申請水平。「家庭」定義亦放寬,無密切經濟關係的同住成員可毋須納入審查;有限期醫療費用減免將涵蓋偶發性家庭醫學門診服務,有效期由最長12個月延至18個月;18個月內再申請只需簽署聲明確認財政無變,毋須重新提交文件。

明年1至3月將實施過渡安排,讓病人及時獲知審核結果。已預約2026年1或2月公立醫院就診的病人,可於就診前兩個月(即2025年11或12月)提交證明文件,申請將獲預先審核。合資格者於2026年1月1日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後,可在覆診前獲發醫療費用減免證明書。

經濟困難病人若需即日或緊急治療但未能即時提交文件,過渡期內可獲「有條件減免」,豁免全額或部份費用,須於3個月內補交文件,通過審查後獲正式證明書。

現持醫療費用減免證明書(全額或部份)的病人,可繼續享減免至有效期完結,無需重新申請。若持部份減免證明書並符合新全額減免資格,可於2026年起在預約就診前3個月或住院後3個月內,前往醫務社會服務部聲明財務無顯著變化,即可獲全額減免,無需再評估,有效期至原證明書到期。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專職醫療)潘綺紅今早在一個港台節目表示,「財務狀況明顯變化」包括突增薪酬、失業或出售物業等情況,需重新評估資格。

此外,東華三院將繼續為合資格人士提供免費門診,包括家庭醫學診所診治及藥費(所有合資格者),以及專科門診診治費(75歲以上或12歲以下合資格者),適用於東華東院、東華醫院及廣華醫院。

衞生署同步調整收費 明年起最多配發24個星期藥物

衞生署新收費項目今日已刊登憲報,署方指收費調整按既定機制進行,與醫管局同類服務水平掛鈎,確保公營醫療系統內收費一致,主要涉及診金及藥費。

在配藥安排方面,為減少藥物浪費、善用公共資源及避免囤積隱患,衞生署診所由明年1月1日起,每次診治後最多配發24個星期藥物。若處方超過24星期,病人將獲首24星期藥物及一張「取藥單」,於指定日期到同一藥房領取餘額。每種藥物以4星期為收費單位。

衞生署人員會視乎個別情況酌情處理,例如行動不便長者或輪椅使用者,可一次過配發多於24星期藥物。對於「有需要時服用藥物」,醫生將按臨床需要處方,並若病人家中仍有剩餘同款藥物,則調整數量。相關資訊可瀏覽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網頁。@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