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無人機連續幾個夜晚猛烈轟炸了莫斯科附近地區,引發大火,令普京震驚不已。
到10月29日,烏克蘭已連續第三晚對莫斯科和俄羅斯南部發動無人機攻擊,導致多個機場臨時關閉。
俄羅斯當局表示,烏克蘭對俄羅斯發動了新一輪連續無人機襲擊,這次襲擊以莫斯科和其它幾個地區為目標。襲擊導致航班停飛,並使俄羅斯南部的工業區受到威脅。
俄羅斯國防部稱,防空部隊一夜之間擊落了上百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6架在莫斯科上空被擊落,13架在莫斯科周邊地區被擊落。
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Sergei Sobyanin)表示,在多波空襲中,莫斯科的4個機場中有3個因安全原因臨時關閉。
與此同時,烏克蘭還襲擊了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布瓊諾夫斯克工業區。稍早的消息顯示,每次夜間襲擊都有上百架無人機。烏克蘭無人機襲擊造成多人受傷,以及莫斯科郊外的公寓大樓受損。空襲還導致俄羅斯南部羅斯托夫州礦業小鎮新沙赫京斯克停電並發生火災。
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別爾哥羅德和羅斯托夫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格連吉克和克拉斯諾達爾的機場,都因空襲而臨時關閉。
俄羅斯Telegram上的消息稱,莫斯科郊區城鎮,包括多莫傑多沃、波多利斯克、杜布納和特羅伊茨克等地居民聽到爆炸聲。
儘管俄羅斯官方的消息一直在強調,擊落了若干架烏克蘭無人機,也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然而,仍有部份無人機成功擊中目標,其中一架無人機墜毀在莫斯科州謝普霍夫市的一個油庫,造成火災。
烏克蘭媒體報道稱,29日空襲的目標是斯塔夫羅倫化工廠,該廠隸屬於俄羅斯盧克石油集團。據報道,斯塔夫羅倫是俄羅斯主要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生產商之一。
這是近期烏克蘭無人機對莫斯科地區最大規模的無人機空襲。烏克蘭方面的報道形容,這一輪空襲無情地襲擊了俄羅斯各地的煉油廠,試圖切斷俄羅斯軍隊的燃料供應,並剝奪克里姆林宮重要的能源出口。這些攻擊導致俄羅斯更多地區出現燃料供應危機。加油站外排起長龍,司機必須等待數小時才能加上燃料的情況已司空見慣。
烏克蘭邊境距離莫斯科大約有600多公里,而且莫斯科地區應該受到防空系統的重點保護。在此情況下仍遭受烏克蘭無人機空襲,意味著兩種可能:要麼烏克蘭擁有足夠數量的遠程攻擊無人機,而且這些無人機不僅航程超過600公里,還具備相當程度的精確導航、通訊、抗干擾,以及躲避或欺騙俄羅斯防空系統的能力;要麼烏克蘭情報機構可以滲透到俄羅斯境內,以至於能夠組織大規模的無人機攻擊。但是,從烏克蘭方面連續發動無人機攻擊的實際情況來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即使如俄羅斯官方報道的那樣「沒有造成重大破壞和人員傷亡」,烏克蘭無人機能抵達莫斯科地區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讓普京脊背發涼。據稱,普京被告知,如果他膽敢採取任何「令人恐懼」的行動,「莫斯科將從地圖上消失」。這一警告來自比利時。烏克蘭方面是否也曾發出過同樣的威脅不得而知,但烏克蘭對莫斯科的連續空襲,使此類威脅不再顯得空洞。
10月2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軍隊正努力擴大對俄羅斯境內的遠程打擊範圍,目標是煉油廠——莫斯科戰時的經濟命脈。
俄羅斯依靠石油收入維持烏克蘭戰爭。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是中共,作為與俄羅斯「合作無上限」的夥伴,中共也正在更深地捲入這場戰爭。中共對俄羅斯石油貿易的支持,有可能給中共帶來意想不到損失,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是否能指望中共的支持達到維持俄羅斯經濟的目的,還是一個問號。據報道,在美國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實施新的製裁後,4家主要的中國國有石油公司也暫時停止了購買俄羅斯石油。
10月27日,澤連斯基主持召開了一次會議,與會者包括參與烏克蘭遠程武器生產和使用的單位和人員。澤連斯基在表示,「我們評估了在特定時期遠程打擊的有效性和取得的成果。俄羅斯煉油業已經為這場戰爭付出了真正的代價,而且代價還會更大。我們制定了擴大遠程打擊範圍的任務。」
烏克蘭正試圖擴大其國內遠程導彈和無人機供應,並從其歐洲夥伴那裏獲得更多此類武器。
前面提到比利時對普京發出的警告,事情發生在10月29日。比利時國防部長弗蘭肯(Theo Francke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俄羅斯決定對北約和歐盟首都布魯塞爾發動常規或核打擊,莫斯科都會遭到毀滅性反擊。
弗蘭肯認為,西方不應屈服於「莫斯科的訛詐」。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普京會對比利時發動常規導彈襲擊時,弗蘭肯說,「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將予以反擊,莫斯科將從地圖上消失。」他還補充,他懷疑俄羅斯是否會採取此類行動,但他警告,危險來自「灰色地帶」,包括類似「小綠人」入侵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動盪。
弗蘭肯誇張的言論不一定代表北約的立場,尤其是考慮到比利時本身並沒有核武器,而部署在比利時領土上的核武器屬於美國,美國對使用核武攻擊俄羅斯持有自己的立場。因此,弗蘭肯言論的政治成份要多於軍事威脅。
但這畢竟是北約成員國罕見地表明強硬立場。他似乎在提醒克里姆林宮的決策者們,隨著戰爭的進程,莫斯科已經不再安全。克里姆林宮的敵人,無論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周邊的北約成員國,在與俄羅斯的衝突中,戰火不一定總是沿著俄羅斯軍隊入侵的脚步在其它國家的領土上燃燒。
現在普京已經不能保證俄羅斯人的安全了。在普京描繪的「俄羅斯帝國復興」的宏大敘事中,除了俄羅斯軍事力量強大的幻想與被煽動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之外,還伴隨著俄羅斯軍隊的巨大傷亡、面臨崩潰的經濟,以及陷入困境的民眾生活,現在就連首都莫斯科也已變成戰場。
普京對外的所謂「特別軍事行動」,最終還是把戰火引到了家門口,這不僅會動搖俄羅斯國內輿論,也將重創普京維繫戰爭政策的政治基礎。俄羅斯國內的反戰情緒,或許比任何外部壓力都更能撼動普京。也許只有山窮水盡的絕望才會迫使普京坐下來認真地討論停火。@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