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習近平本周在韓國會晤,雙方達成多項經貿共識,包括關稅下調、稀土管制暫停及芬太尼合作。中國經貿界人士認為,稀土已成中共地緣戰略的工具,但美國終將擺脫中共的威脅。

10月30日上午,特朗普和習近平在韓國釜山國際機場會晤,雙方就貿易摩擦達成多項共識。據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媒體的簡報,中方願解決芬太尼問題,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20%芬太尼相關關稅將立即降至10%。其它關鍵內容還有,中國將購買「大量大豆和其它農產品」;推遲一年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將從57%降至47%。

TikTok的收購交易以及中共人權問題似乎沒有談到。特朗普表示,「台灣問題從未被提及。」

美方將取消針對中國商品(含港澳)加徵的10%「芬太尼關稅」,並繼續暫停對中國商品加徵的24%對等關稅一年。美方暫停實施9月29日推出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中方則暫停執行10月9日發布的稀土出口與技術管制措施一年。雙方還同意擴大農產品貿易、加強禁毒合作,並「處理」TikTok相關問題。

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北京對外經貿界人士告訴記者,中美雙方高層只是達成原則性框架性協議,具體細節要有雙方協商制定落實。她說:「對雙方產品進行歸類、稅率需要在拜登政府時期的基礎上重新分配。在吉隆坡的會談中,美國也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對傾銷產品作出了限制,這次美方也提出了一堆問題,必須把解決辦法寫在協議裏。」

該人士表示,雙方談判如果對一些細節存在分歧,還要再進行磋商:「如果各自有疑問,可能還要談一次或者多次,協議估計最快近期簽署。」

據路透社報道,中共商務部前顧問圖星泉表示,美中在此次會談中「各退一步」,因為雙方都無法承受經濟衝擊。圖星泉說,中國掌控稀土是一張王牌,但這張牌不會永遠有效。他的說法被認為反映了中方的真實立場,即在稀土問題上對美國形成實質壓制。

不過,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中方明白在稀土領域「卡脖子」美國只是短期現象,不可能持久,但這也是中共目前唯一能反制美國的手段。「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和西方必能擺脫這種要挾」。

G7將成立關鍵礦產聯盟  破除中共稀土壟斷

中國一名學者對記者表示,中共對稀土產業的操控早已超越經濟領域,而是成為政治與地緣戰略的工具。稀土的提煉、出口、定價及許可權均由政府主導,企業只是執行者。「在他們看來稀土不是單純的市場商品,而是被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的一部份。」他認為,若外部局勢惡化,北京可能再度以行政命令全面收緊出口。

外界也出現新的反應。據彭博社等西方媒體報道,七國集團(G7)正協調對中共稀土政策的聯合回應。10月30日,G7能源部長會議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會上將宣布成立由加拿大主導的「關鍵礦產聯盟」,以減少對中國稀土及其它戰略礦物上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安全合作。

該聯盟旨在尋求可靠的關鍵礦產來源,遏制中共在相關領域的主導地位。加拿大官員指出,中共長期透過傾銷壓低價格,使西方礦產開發難以盈利,近期又實施大規模出口管制,嚴重干擾全球供應鏈運作。聯盟計劃支持在成員國及夥伴國投資礦山與冶煉設施,並以固定價格保障收購,同時設定價格下限與建立戰略囤貨機制;還將制定可追溯性與透明度規範,以排除不透明的中國企業,確保供應鏈安全與市場公正。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方雖在關鍵產業受制於中國(中共),但長遠目標是推進供應鏈脫鉤,以降低對中國稀土與中間材料的依賴。他強調,華府將加強與盟國合作,在礦產與戰略物資領域建立替代體系,以確保產業鏈安全與自主性。

大陸網民對習特會的結果觀點不同。有網民稱,中國(中共)商務部宣稱美方暫停24%關稅是「舊事重提」;也有人認為,美國下調10%關稅實際上是換取中國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另有評論表示,中方僅暫停新增的稀土出口限制,對軍工用途的禁令並未放鬆。

有分析人士認為,即使雙方簽署協議,也難以持久,美中經貿關係與關鍵產業供應鏈仍處於結構性對立的局面。#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