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半世紀歷史的「快樂印刷公司」已在上月底結業,結業前不少市民慕名而至,排隊購買珍貴的鉛字粒。小弟有幸陪同昇洪印刷廠的梁國洪師傅前往探訪「快樂印刷」,在結業前夕與老闆關榮焯師傅促膝長談,重溫昔日的印刷歲月。

兩位老行尊在傳統的印刷機器前,別有一番感觸。(劉永康提供)
兩位老行尊在傳統的印刷機器前,別有一番感觸。(劉永康提供)

兩位老行尊雖是初次見面,卻有著驚人的相似經歷——同樣於七十年代在長沙灣創業:昇洪印刷成立於1973年,快樂印刷則於1977年開業。兩人一同經歷從活字印刷到柯式印刷的轉型期,也共同見證了香港印刷業的黃金年代與逐漸式微的時光。

快樂印刷公司的印刷工具。(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公司的印刷工具。(劉永康提供)

印刷廠的風光歲月

現年八十三歲的關榮焯先生,於五十年代在深水埗大南街一間印刷廠拜師學藝。七十年代初,他在長沙灣工廠大廈第四座創業(當時昇洪位於第一座),以「租車位」形式租用機器空間,正式踏入印刷之路。1977年,他搬至大角咀博文街,開展「快樂印刷」的新篇章。

雖然店舖不大,卻「五臟俱全」——柯式機、自動印刷機(行內稱「風喉照鏡機」)、手落印刷機與古老電動切紙機一應俱全。這些機器是他數十年來的老夥伴,也見證了香港印刷技術的發展與時代的更迭。

「唔通做到一百歲咩!」關先生笑著說,語氣中既有一絲無奈,也流露出淡然與釋懷。

「快樂印刷」內一景。(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內一景。(劉永康提供)

古舊的印刷機。(劉永康提供)
古舊的印刷機。(劉永康提供)

見證香港印刷業的印刷機。(劉永康提供)
見證香港印刷業的印刷機。(劉永康提供)

紙本年代的街坊印記

九十年代以前,印刷業是社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是酒樓餐牌、公司信紙、工廠單據,甚至婚宴請柬、賀卡、紅簿仔,都要靠街坊印刷店完成。那是一個紙張主宰資訊的年代,印刷不僅是技術,更是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然而,隨着數碼印刷與互聯網興起,紙本印刷逐漸被邊緣化。昔日街頭的油墨香與機械聲,如今成了記憶中的回音。幸而「快樂印刷」擁有自置物業,才得以在風雨飄搖的行業變局中堅持至今。如今,店內那一整面牆的鉛字與電版,成了市民眼中的珍寶。人們前來「尋寶」,也是在尋回屬於香港的印刷記憶。

昔日的排版工具。(劉永康提供)
昔日的排版工具。(劉永康提供)

昔日的排版工具。(劉永康提供)
昔日的排版工具。(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店內各式印刷工具。(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店內各式印刷工具。(劉永康提供)

兩位老匠的時代對話

當天,小弟靜靜見證兩位師傅從初見時的拘謹,到後來談笑風生。話題從印刷技術的細節、機械操作的訣竅,到營運點滴與行業興衰,句句都像從鉛字中印出來的歷史。那是一場屬於時代的對話,也是一段工藝之間的共鳴。

兩位老行尊相談甚歡。(劉永康提供)
兩位老行尊相談甚歡。(劉永康提供)

關榮焯師傅在結業前夕仍有印刷訂單。(劉永康提供)
關榮焯師傅在結業前夕仍有印刷訂單。(劉永康提供)

我真心希望,在「快樂印刷」正式結業後,梁師傅與關先生能攜手,將這門珍貴的印刷技藝傳承下去。或許,「快樂印刷」的結束並非句號,而是一個新的逗號——讓「快樂」這兩個字,繼續在香港的街頭巷尾流轉,被下一代重新排版、重新印刷,延續那份屬於工藝與人情的溫度。@

店內一景。(劉永康提供)
店內一景。(劉永康提供)

 
店內的工具和字粒櫃。(劉永康提供)
店內的工具和字粒櫃。(劉永康提供)

昔日快樂印務擴張誌慶贈鏡。(劉永康提供)
昔日快樂印務擴張誌慶贈鏡。(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關榮焯師傅。(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關榮焯師傅。(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公司店面,攝於2025年9月。(劉永康提供)
快樂印刷公司店面,攝於2025年9月。(劉永康提供)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