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美國蘋果協會的林賽·吉本斯(Lynsee Gibbons)所說,蘋果的流行可不是空穴來風。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專家茱莉·格登-羅賓遜(Julie Garden-Robinson)教授證實,一顆約 7.6 厘米、僅 100 卡路里的蘋果,就濃縮了滿滿精華:
- 槲皮素(Quercetin):強大的抗炎高手,幾乎只存在於蘋果皮裏!而且紅蘋果皮的含量比青蘋果更高。
- 果膠(Pectin):腸道最愛的可溶性纖維,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
- 維他命 C:一顆大蘋果輕鬆達到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 10% 以上。
【蘋果冷知識】為甚麼蘋果吃起來這麼脆?因為它有四分之一是空氣,所以能浮在水面上。下次可以跟朋友分享這個小秘密。
顛覆認知:蘋果皮才是血管的「超強清道道夫」
羅賓遜教授強調,科學數據證實蘋果對血管健康有著「藥物級」的保護力:
-
抗血栓:中風風險降低達 27%
蘋果的槲皮素能維持血管彈性、降血壓;果膠能像「吸塵機」一樣清除壞膽固醇,減少斑塊。一項 2020 年的綜合分析結果顯示:每天至少吃一顆完整的「帶皮蘋果」,能讓中風死亡風險大幅降低 27%,血栓性中風事件的風險也減少 25%。
-
挑選有門道:「白色果肉」蔬果預防效果最強
最新的荷蘭研究發現,蘋果所屬的白色果肉蔬果(包括梨子),對中風的預防效果最突出,最高可降低約 52%。每天多吃 25 克,中風風險就會再降 9%。
-
控糖小幫手:糖尿病風險降低 18%
羅賓遜教授指出,蘋果富含的類黃酮是控糖關鍵。一項分析 22.8 萬人數據的研究證實,多吃蘋果和梨子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吃最少的人低 18%。
實用秘訣:這樣吃 讓蘋果營養效益翻倍
既然蘋果皮是寶藏,我們就要學會怎麼吃,才能達到這種專業級的預防效果!
-
秘訣一:帶皮吃,別再浪費!
羅賓遜教授提醒:「許多促進健康的天然化合物都藏在果皮或果皮下方。」
清洗是關鍵:蘋果在農藥殘留名單「髒髒十二」上。請務必用流動清水或小蘇打水徹底清洗,或儘量購買有機蘋果。
腸道清道夫: 蘋果皮中的果膠是腸道益生菌的最愛,能有效改善便秘。
-
秘訣二:更聰明的吃法:煮或烤,吸收率大升級!
雖然烹煮會損失部份維他命 C,但能讓身體更容易吸收槲皮素!
最佳操作:建議用烘烤或蒸(帶皮煮)。臨床營養師雪莉登·根里奇 (Sheridan Genrich)推薦「烤蘋果麥皮」就是一個很好的熟吃範例。
進階玩法:發酵蘋果(如蘋果醋)也能提高營養素吸收率。
-
秘訣三:最佳存儲與處理方法
放雪櫃:吉本斯建議,冷藏能明顯延長保鮮期。
拒絕爛蘋果效應:蘋果會釋放乙烯。一旦發現有瘀傷,要立刻移走,以免影響其他水果。
防變黑: 切片後用檸檬汁拌一拌,可保鮮 2至3 天。
孩子最愛的蘋果新吃法
蘋果鬆餅:試試在鬆餅麵糊裏加入磨碎的蘋果,營養和口感立刻升級!
烤蘋果脆片:蘋果切片後撒上肉桂和代糖(如羅漢果糖)烘烤,是健康又方便攜帶的自製零食。
花生醬蘋果:經典絕配!蘋果切塊後搭配花生醬一起享用,美味又飽足。#
作者簡介:Emma Suttie是一位針灸醫師,過去十年來為多家媒體撰寫健康類文章。目前她是《大紀元時報》的健康記者,報道東方醫學、營養學、創傷與生活方式醫學等議題。
原文:Apples Protect Against Stroke and Feed Your Gut—How to Get the Most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