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客廳養了一棵綠植,長勢不錯。剛搬回家時,綠植葉子稀疏,後來慢慢豐滿起來,層層疊疊翠綠的葉子,給家裏增添了生機。

朋友說,這種植物需要陽光,建議我們定期搬出去曬太陽。的確,植物原本就該生在戶外,長期養在室內肯定不符合植物天性。於是,我們把綠植搬到陽台上,每天可以曬足太陽。此外,因為經常下雨,我們不需要額外澆水了。總體說來,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綠植在戶外放了幾個月,葉子越發濃密了。我明白搬到戶外是明智的,果然植物有了陽光會生長得更好。我們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隔三差五檢查是不是該澆水、是不是該修剪,現在一切交給大自然。

就在我以為一切都是最好安排的時候,有一天突然發現葉子乾枯捲曲。我檢查土壤,有些乾燥,應該是缺水了。我本想澆水,但查天氣預報,晚上會下雨,所以我決定等雨。晚上,雨水如約而至。聽著滴滴答答的雨聲,我很安心,綠植應該補水了。

第二天下班回家,我出去看綠植,葉子並沒有好轉。我檢查土壤,是乾的。我猜想,大概天氣太熱,水份蒸發過快吧。另外,綠植可能靠牆比較近,對雨水有所遮擋。所以,我把綠植挪了位置,放到更加空曠的地方。

查看天氣預報,連續幾天都有雨,我覺得這次綠植應該能接到足夠的雨水了。生活中分心的事很多,我沒再多去查看綠植的情況。直到昨天,我到陽台上,發現綠植更加枯萎,明顯是缺水的模樣,花盆裏的土壤已經乾結成塊。

按理說,綠植在空曠的地方能淋到雨水。我觀察半天,終於找到問題所在,綠植這段時間瘋狂生長,葉子比之前濃密許多,正好把雨水遮住。所以,雖然連連下雨,而綠植根部卻一直沒吸到雨水。我趕忙去盛水,把土壤澆透。等一天再觀察,綠植完全恢復了平時的水靈可愛。

從養綠植的事看出,若不是經過實踐檢驗,我們或許永遠不知道有些想法錯得多離譜。把綠植擺到空曠處,雨水淅淅瀝瀝不斷,估計多數人都會以為綠植不缺水。畢竟,綠植在戶外能曬太陽,能吹風,能淋雨,是最佳的自然狀態。但是,這想當然的判斷中卻忽略了最重要的點,綠植的根紮在花盆裏,並沒有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樣紮根在大地。

所以,每一次想當然做出判斷的時候,都是危險的。我們不應執拗地堅持自我,而是需要警醒,也許在將來哪天會發現自己忽略的問題。只有用開放的心胸接納一切,才能更清晰地認識這個世界本來的模樣吧……#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