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離開好市多(Costco)時,注意到等待退貨的隊伍很長,甚至拐了個彎。但這些人退的不是不合身的褲子或用過一次就壞的攪拌器。當時正值夏末,人們退的是充氣地上游泳池、顯然已用了好幾個月的吸塵機,甚至還有床墊。

這場景讓我停住了腳步。我不評判任何人,畢竟我自己也曾買過一些不合心意的商品。這場景讓我覺得蘊含著某種象徵意義,不是因為好市多承擔不起這些退貨,而是反映了我們文化中更深層次的現象:一個無需堅守甚麼事物的社會。

好奇心佔了上風。我走到櫃枱前,詢問負責退貨的年輕工作人員:「這些退貨的人中,有多少是因為質量問題或者衣服不合身而退貨?又有多少只是改變了主意?」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大概有5%或10%的人是誠實的」,他說,「90%的人,要麼是不想要了,要麼是用過之後想把錢要回來。」

我丈夫覺得我跟陌生人說話太多,他推了推我,說:「莫莉,這不關你的事。」我微笑著輕聲說:「我要寫一篇關於這件事的文章。」他嘆了口氣。「那也許是個好主意,別再煩這個可憐的傢伙了。」他說。

這件事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於是回到家後,我開始做了一些調研,據美國零售聯合會報告,2024年,美國消費者退回了近17%的零售商品,價值約8,900億美元。而網上購物,退貨率更高,大約在20%到30%之間。

但真實的情況並不在於退貨本身,而在於退貨政策的設計初衷。大型連鎖商店和電商平台發現,寬鬆的退貨政策實際上會刺激更多的消費。當消費者知道他們可以輕鬆退貨時,就會更隨意地購買。一項零售分析研究發現,靈活的退貨政策可以使銷售總額增加多達20%,儘管只有少數買家會真的退貨。這種可逆性的錯覺是商業模式的一部份。

而這種錯覺對我們產生了影響,它讓我們在做決定時變得更輕率、更隨意,不僅在購物方面,在生活方式上也是如此。當犯錯成本消失時,選擇就變得隨意,我們不再需要停下來思考、不再需要作出承諾。

作為一名農民,我不禁將其與大自然相比較。在土地上,沒有退貨可言,如果播種太遲,種子或許能發芽,但來不及成熟結果,也就不會有收成。每一個選擇都有責任,正是責任感讓我們變得更加明智、謙遜、彼此建立起更深的聯繫。不用面對後果的人生就像沒有生命的土壤,表面看似肥沃,但無法生長出任何東西。

人們熱衷於談論「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但我們又有多少次將這些理念與個人責任聯繫起來呢?

在美國,每年有近95億磅的退貨商品最終被填埋。完好無損的商品、衣物、電子產品和傢俬都被當作垃圾丟棄,因為對商家來說,丟棄這些商品比檢查和重新出售更划算。這不僅僅是浪費的問題,更是一種心態——認為浪費是別人的問題。

我有一位鄰居購買裝滿亞馬遜退貨的貨櫃,然後在Facebook市場(Facebook Marketplace)和Craigslist上出售能賣的東西,他以此為生。有趣的是,他永遠不知道自己買到的貨櫃裏到底有甚麼,他知道裏面裝的或許是電子產品、戶外用品或工具,但每次都像開盲盒。

他的家看起來像一個倉庫,裏面一排排的箱子裝滿了曾經有人非常想要以至於買下來、但幾周後又退回的東西。他賣掉了大部份商品,但也有很多東西無法再賣出去——比如用過的床墊、破損的電子產品和開封的化妝品,最終都只能扔進垃圾桶。而他只是全美成千上萬從事類似生意的人之一。浪費的規模令人震驚。

我越想越覺得這不只是關於購物,而是關乎我們對待承諾的態度。我結過兩次婚,第一次,五年後我結束了這段婚姻。和許多美國人一樣,我相信如果某件事情做不下去了,那就應該做出改變。有時,離婚是必要且健康的。但從文化角度來看,我們接受了更深層的教訓,那就是改變主意似乎可以抹去最初的選擇所帶來的代價。

我在很多事情上都改變過主意——政治立場、飲食習慣,甚至職業選擇——我認為成長需要這種開放的心態。但改變主意和假裝最初的決定沒有後果是有區別的。我們是否應該自由地改變想法?當然。但是否不為此承擔後果呢?這就另當別論了。

把用了一夏天的游泳池退回去,或許不會毀滅世界。然而,這種行為卻反映了一種逐漸侵蝕我們責任感的思維方式,這種心態讓我們在遇到麻煩時輕易地拋棄承諾、婚姻、友誼和信仰。

我並不是要羞辱任何人。我曾經有過這種利益衝突,也曾改變、成長、想法改來改去。但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文化把寬容與抹去代價混為一談。寬容並不意味著假裝沒有代價,而是要坦誠面對代價,然後更智慧地繼續前行。

好市多的退貨隊伍看似小事,但它揭示了現代人靈魂的某些本質。我們渴望自由而無需面對後果,我們想要得到寬容卻不想成長,想要獲得原諒卻不想改變,但正如每個農民都知道的那樣,不播種就別指望有收穫。

那天我走出好市多時,思緒萬千。購物車叮噹作響,收據在空中飄舞,商業的喧囂聲不絕於耳,但我始終無法擺脫一種感覺:我們真正退回的並非商品,而是意義。我們構建了一個幾乎沒有甚麼是永恆不變的世界,然而我們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焦躁不安。也許是因為永恆賦予生命以質感,承諾賦予生命深度,而責任賦予生命真理。

大自然不會退款,上帝也不會。只有教訓、循環和恩典,這些東西不像泳池和床墊,它們值得我們珍視。

作者簡介:

莫莉‧恩格爾哈特(Mollie Engelhart)是主權牧場(Sovereignty Ranch)的牧場主、再生農業實踐者,致力於推動糧食主權、土壤再生,並推廣自給自足的家庭農場經營理念。她是《被大自然揭穿的真相:推翻人們對食物、農業和自由的所有固有認知》(Debunked by Nature:Debunk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 Knew About Food, Farming, and Freedom)一書的作者。這是一部生動而引人入勝的自傳,講述了她從洛杉磯的純素食廚師和餐館老闆,轉變為耕耘土地的農民的歷程,以及大自然如何打破了她的文化思維定式。

原文:The Return Policy That’s Returning Nothing to U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