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爭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周一(11月3日)抵達首爾,展開對韓正式訪問,預計與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會談,討論美軍在韓國駐紮角色的重塑,並計劃共同視察韓朝非軍事區(DMZ)邊境,以展現兩國在區域防務合作上的緊密聯繫。
美韓將於周二舉行年度「安保協議會」(Security Consultative Meeting, SCM),作為兩國軍事同盟的最高層級對話機制,旨在確立聯盟發展方向,並協調應對朝鮮核武與導彈威脅的防禦策略。
韓國國防部表示,會議將聚焦聯合防禦準備、區域安全合作,以及網絡與導彈防禦等議題,同時探討如何因應「變化中的安全環境與威脅」,進一步強化雙邊聯盟。
美軍角色由「半島導向」轉向「印太導向」
華盛頓近月積極推動駐韓美軍(約2.85萬人)戰略角色轉型,目標是提高其機動性與多任務能力,使之不僅侷限於半島防衛,也能在必要時支援更廣泛的印太行動,例如協助台灣防衛、牽制中共在南海與東海的軍事行動。這一構想意味美韓同盟正由「半島導向」逐步走向「印太導向」,以符合美方全球戰略重心東移的政策。
儘管首爾對此轉變仍持審慎態度,擔憂可能牽動與北京的敏感關係。不過,韓國在過去二十年持續強化防務能力,目標是在戰時接管韓美聯合部隊的作戰指揮權,其中包括本國約45萬名現役軍人。
軍費分擔與預算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再度要求盟國增加防務開支,以分攤美軍駐紮費用並強化盟國防務責任。
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表示,韓國應支付每年高達100億美元的防務費用,並將此納入貿易談判框架。8月,美方官員進一步建議首爾將國防支出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8%,遠高於目前的2.3%。
韓國總統李在明8月底訪美後宣布,2026年國防預算將達66.3兆韓圜(約47.8億美元),較2025年增加8.2%,為近年最大增幅,重點投入高科技武器、導彈防禦與反朝鮮威脅等領域。
板門店行程與威懾訊號
與此同時,擁有核武的朝鮮對韓美對話呼籲未作回應,並持續推進導彈及常規軍事能力建設,使半島局勢再度升溫。
就在韓國主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會議前夕,朝鮮於10月22日上午自黃海南道一帶向東北方向發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飛行約350公里;10月29日又在半島西側海域試射巡航導彈,引發各界關注。
海格塞斯此行亦預計與安圭伯共同前往板門店停戰村視察。此一行程被視為美韓展示聯防決心與嚇阻能力的象徵舉措,同時向區域釋放訊號:威懾並不意味升級,對話之門依然敞開。#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