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最大齧齒動物的經濟史中,11月一直是河狸皮毛最為豐厚的時節,因此在早期殖民貿易中需求最高。
也許正因如此——再加上結合了美洲原住民的民間傳說——11月的月相周期傳統上被稱為「河狸月(Beaver Moon)」,而即將到來的這次「河狸滿月」將是2025年最大的超級月亮。
美國東部時間11月5日上午8點19分,當滿月出現時,它正好在北美的日出時分西落。如果早晨觀賞不方便,你可以在前一晚(11月4日)或當晚(11月5日)觀看。雖然嚴格來講那兩晚並非「完全滿月」,但由於月亮盈虧變化極其緩慢,它看起來仍將是滿的。
這一輪河狸月非常值得一看,因為它將是今年三次超級月亮中的第二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它將是全年最明亮的月亮。
甚麼是「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聽起來像是Marvel漫畫中的角色名,但它其實是真實的天文現象。滿月每個月看起來的大小並不相同;因為月球的軌道並非完全圓形,而是橢圓形,有時它會稍微靠近地球,看起來更大——這就是所謂的「超級月亮」。
當月球到達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稱為近地點)時,天文學家稱之為「近地點月(Perigean Moon)」,但人們更常稱它為「超級月亮」。月球平均距離地球約238,900英里,而在11月5日,它距離地球僅有221,817英里,比平常近了17,083英里。
因此,它看起來會比平時更大、更亮。超級月亮看起來可比平均滿月大7%、亮16%,不過坦白說,普通觀察者可能很難察覺這種差異——除非你特意去注意,否則可能不會發現。
月亮名字與河狸的由來
幾百年前,美洲原住民注意到11月的寒意漸濃,因此他們根據季節變化給每個月的月亮起了名字。
「河狸月(Beaver Moon)」是無數月名之一,源自美洲原住民文化與殖民時期的傳統。據《農夫年鑑》(Farmer’s Almanac)記載,這一月相周期(不僅僅是滿月本身)在北方大平原的阿西尼博因族(Assiniboine)與美國東南部的克里族(Cree)中被稱為「霜月(Frost Moon)」;在五大湖區的波塔瓦托米族(Potawatomi)中被稱為「火雞月(Turkey Moon)」,象徵豐收節;在帕薩馬科迪族(Passamaquoddy)中則稱為「冰凍月(Freezing Moon)」。
與那些為冬天儲備食物、收集毛皮取暖的早期美國人一樣,河狸也在做自己的準備。這些擁有槳狀尾巴的大型齧齒動物,用四顆鑿齒啃咬樹木和樹枝築壩。這些木製結構可高達6呎、寬達39呎。對土地所有者而言,河狸常被視為「害獸」,因為它們修壩的速度比人類拆壩的速度還快。
河狸壩或巢穴由原木、樹枝、厚厚的泥層和石塊構成。入口僅設在水下,河狸特別注意保持水位的高度。它們在巢室地板上鋪設木屑墊,以吸收多餘濕氣並抵禦冬季寒冷。
此外,食物也能幫助河狸保暖。信不信由你,河狸不僅啃木頭,還會吃木頭。它們剝去樹皮的外層,啃食最富營養的內層——形成層(cambium),再輔以枝條和樹葉補充纖維。
到了19世紀晚期,新罕布什爾州的河狸幾乎被捕殺至滅絕。那時河狸皮毛極為時尚,需求激增。由於河狸的毛皮在入冬前最厚,11月成了最有利可圖的捕獵季節。它們被按重量買賣。因此,《農夫年鑑》認為,這段歷史正是「河狸月」一名的來源。
更多「河狸滿月」奇觀
除了體積超大,這次「河狸滿月」還將呈現出多種視覺效應。
由於它發生在秋分附近,滿月會懸得相對較低,貼近地平線,從而產生所謂的「月亮錯覺」。當它與地面上的樹木、建築等物體並列時,人眼會產生心理上的「放大感」,以為月亮比實際更大。這種視覺錯覺雖然並非真實變化,卻讓超級月亮顯得更加壯觀。
此外,月亮可能呈現出紅橙色或黃色。因為它位置低,月光必須穿過更多的大氣層與污染物,才抵達我們的眼睛,從而被染上一層溫暖的色調——非常契合秋天的氛圍。
「河狸月」還可能讓人覺得升起和停留的時間比平常更久。這種奇特現象被稱為「豐收月效應(Harvest Moon effect)」,曾深受農民歡迎,因為它為夜間收割提供了更多月光時間。這是由於在秋分時分,月亮的北移軌跡使其月落時間推遲,從而延長了它在夜空中的停留。
原文「The Biggest Supermoon of 2025 Will Be the Full 'Beaver Moon'—Here’s What to Know」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