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共利用稀土壟斷來威脅美國軍事、電腦晶片和汽車工業的生存,美國正在跟盟友合作,試圖建立一條不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鏈。官員和專家預測,這一天可能會在3~4年後到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0月31日對《金融時報》表示,北京威脅停止稀土出口是「一個真正的錯誤」,並堅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不能再繼續利用稀土作為脅迫工具。他說,「中國在稀土領域對美國的影響力最多只能持續12到24個月。」

雖然對於美國需要多久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稀土供應鏈,人們有不同看法,但是中共利用稀土壟斷威脅美國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卻是許多官員和專家的共識。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哈佛大學國際經濟學系教授Rogoff Kenneth告訴《大紀元》,「我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通過這次行動會嚴重削弱自己的壟斷地位,因為其它國家會逐漸開發替代來源。」

西北大學電氣與電腦工程系教授Harris Vincent告訴《大紀元》,中共挾稀土之力威懾天下,貌似風光,實際上正在步入一個危險的局面。

「這就像一場撲克遊戲。中國利用其享有的稀土壟斷地位作為地緣政治工具,有人說是地緣政治武器,以便施加影響,並得償所願。在稀土的分銷和營銷方面,通過扣留或強制實行稀土配額,他們在過去10年或20年裏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但他們在這樣做時必須非常小心,因為如果他們把歐盟或美國逼得太緊,那麼這些國家就會找到替代品,替代稀土磁鐵,然後中國就會失去那個工具,那個能力。」

10月9日,中國商務部2025年第61號公告實施了迄今最嚴格的為止稀土和永磁體出口管制措施。根據這項措施,外國公司出口含有微量中國產稀土材料或使用中國採礦、加工或磁體製造技術生產的磁體,必須獲得中共政府的批准。新的許可制度將適用於外國生產的稀土磁體以及含有至少0.1%中國產重稀土元素的特定半導體材料。

鑒於中國在該領域的統治地位——約佔稀土開採的70%、分離和加工的90%以及磁鐵製造的93%——這些措施將影響美國國防生產,包括F-35戰鬥機、維珍尼亞級和哥倫比亞級潛艇、戰斧導彈、雷達系統、捕食者無人機以及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M)系列智能炸彈,因此將對美國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影響。根據新規,自2025年12月1日起,與外國軍隊(包括美國軍隊)有任何關聯的公司將被基本拒絕發放出口許可證。

在這樣的危急關頭,美國政府在短短十天之內,跟澳洲、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簽訂了稀土礦產合作協議。

10月20日,在澳洲總理訪問白宮之際,美國和澳洲簽署了一項旨在增加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物供應的協議。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該協議將支持價值 85 億美元(130 億澳元;63 億英鎊)的「隨時可開工」項目,這些項目將擴大澳洲的採礦和加工能力。

10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韓國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召開前夕開啟亞洲之行。一路走來,特朗普宣布與馬來西亞、泰國和日本達成三項新協議,旨在加強關鍵礦產領域的合作,並促進產業夥伴關係。這一系列礦產協議標誌著美國正加大力度與亞太地區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構建礦產供應鏈安全體系。

亞太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擁有採礦技術、工業產能和發達的下游市場,使其成為中國周邊礦產供應鏈的戰略樞紐。除中國外,該地區擁有全球約25%的鈷儲量、65%的鎳儲量和22%的稀土元素儲量,這些資源分布在澳洲、印度尼西亞、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

美國現在打算在該地區建立自己的礦產投資基礎,並積極制衡北京的主導地位。

五角大樓也迅速採取了行動。自2020年以來,美國國防部(現稱戰爭部)已撥款超過4.39億美元用於建立國內稀土元素供應鏈。這包括分離和提煉美國開採的稀土元素,以及開發將這些提煉後的材料轉化為金屬和磁體所需的下游工藝。

根據美國國防部官網2024年3月11日發布的新聞,該部負責工業基礎韌性的代理副助理部長米勒(Danielle Miller)表示:「我們正按計劃推進,力爭在2027年前建成一條可持續的、從礦山到磁鐵的供應鏈,以滿足美國所有國防需求。」

美國和盟友有能力建立一支自己的供應鏈,但是Harris 指出,西方供應鏈要維持下去,存在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西方產品跟中國產品之間巨大的價格落差。

「當我們把那些產品拿到公開市場上銷售時,公司對公司正面交鋒,我們的產品成本比來自包頭的公司高出100倍。這只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美中產品價格差異巨大的原因是,稀土開採是一個污染嚴重的行業。美國環境保護局對開採企業設立嚴格環保標準,而中共為了取得稀土壟斷地位,選擇犧牲環境和人民的健康。

Harris 說:「從1980年到1990年發生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中國大陸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來加工那些材料,並且以一種負擔得起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無論後果如何,這意味著即使是以損害和破壞中國大陸環境和供水為代價。為了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磁鐵,這就是他們與魔鬼達成的交易。」

Harris 估計,美國公司製造的稀土磁鐵的價格可能比中國磁鐵貴100到500倍。

為保證西方供應鏈能夠抵禦中共的低價傾銷,曾經在國務院工作的Harris 曾經向國務卿建議,使用金伯利模式追蹤稀土產品,禁止西方公司購買中國稀土產品。

Harris 曾被任命為2020-2021年度傑斐遜科學研究員。傑斐遜科學研究員項目旨在提升和培養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的專業人才。該項目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管理,並由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提供支持。傑斐遜科學研究員被安排在國務院或美國國際開發署駐華盛頓特區工作一年。

Harris 介紹說,大約30年前,有一些非洲國家奴役男人、女人甚至兒童開採鑽石,西方將這種沾滿奴工血汗的鑽石稱為「血鑽」。西方國家決定抵制這種血鑽,任何被發現交易血鑽的人都會受到懲罰。但是要如何確認一顆鑽石來自於哪裏呢?

Harris 說,產於金伯利礦床的鑽石有一種特殊的放射狀指紋,可以用來追蹤產地。人們稱之為金伯利模式。而來自內蒙古的稀土也存在這樣一種放射狀指紋。人們可以利用這個特徵來追蹤稀土產地。

Harris 建議,西方盟友應該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並強制要求西方公司不得購買中國生產的稀土——即使它們便宜100倍。

「如果我們組建一個五國財團,然後如果你想加入這個財團,你就必須支付更高的費用(購買稀土)。你用更高的費用換來了甚麼?你換來了安全……你擁有了供應鏈的安全,但你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跟財政部長貝森特預計的不同,Harris 估計,距離美國建立起自己的稀土供應鏈,還有三到四年時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