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來自大陸的夫婦2009年來港產子,雙非兒子出生後確診腦膜炎,其後更出現腦癱及四肢殘障。醫務委員會原定2016年展開研訊,但被投訴醫生申請押後研訊並獲批。醫委會上周二(10月28日)宣布終止聆訊後,周一(3日)宣布覆核決定,訂在11月22日下午舉行。醫委會主席、案件的研訊小組主席鄧惠瓊今(5日)被記者問到終止聆訊原因,僅回應將會覆核,故「今日就唔會同各位有啲咩講」。
鄧惠瓊今日午出席醫委會在黃竹坑醫學專科學院的每月例會,被記者追問事件拖延15年,會否向事主父母致歉,未有回應。
申訴專員陳積志今日表示,申訴專員公署高度關注事件,指衞生署轄下的香港醫務委員會秘書處未能解釋為何案件竟拖延長達15年,宣布展開全面調查,審研衞生署轄下管理局及委員會辦公室的管理委員會秘書處,處理醫療事故投訴及醫療專業人員註冊事宜的相關程序和機制。
涉事大陸婦女彭紅英2009年在香港浸會醫院誕下兒子黎遠建,孩子出生第3日即出現癲癇,隨後診斷為腦癱及四肢殘障,無法自理。黎氏夫婦2010年向醫務委員會投訴涉事醫生薛守智。案件原定2016年展開研訊,其後被投訴醫生代表律師以需時處理證據為由申請押後並獲批准。
案件多年來停滯不前,直到今年10月28日才迎來首次聆訊。研訊小組當日指出,秘書處無法合理解釋長期延誤的原因,認為繼續審理對被告醫生構成壓迫性及濫用性,因此決定中止程序,並禁止秘書處展開進一步紀律調查。
彭紅英丈夫黎志堅本月3日代表兒子申請法援,準備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另一方面,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昨日透露,已要求醫委會主席交代事件,檢視此個案引發對整個流程程序,以至法規,有無需要修改之處。醫委會須在8個星期之內回覆當局。在收到醫委會主席的意見後,當局將會考慮修訂法律和立法。
醫委會3日晚公布,因應案例未在上次研訊中由雙方的法律代表提交給研訊小組考慮,小組根據《醫生註冊條例》主動覆核該決定,有關覆核將於11月22日下午舉行。@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