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2025年全球已出現超過44萬例疑似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感染病例。由於人口免疫力低、氣候條件適合,該病毒可能進一步擴散至更多地區。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對古巴與中國南部發布二級旅行警示,提醒旅客注意防蚊與症狀監測。
疫情回升:40國通報逾44萬例疑似病例
世衛10月3日發布疫情通報指出,基孔肯雅病毒在2025年「呈現復甦趨勢」,包括部份多年未出現大規模疫情的國家。截至9月30日,全球40個國家共通報至少44萬5,271例疑似病例與155例相關死亡。
WHO表示,美洲地區通報病例最多,其次為歐洲地區,主要集中於印度洋的法國海外省。儘管疫情分布不均,世衛仍警告:「病毒進一步擴散的潛力依然顯著。」
傳播風險升高:氣候與免疫缺口助長疫情
WHO指出,疫情惡化的主因包括:
.先前未受影響地區人口免疫力有限
.適合病媒蚊繁殖的氣候條件
.疾病監測與診斷能力不足
.國際人員流動與貿易頻繁
世衛強調:「強化疾病監測、加強病媒控制,以及改善公共衛生準備,對於降低進一步傳播風險至關重要。」
美國CDC對古巴與中國南部發布警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9月26日對古巴發布二級旅行警示,指出該國疫情「全境活躍」。CDC警告,孕婦若於臨產前後感染,可能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造成嚴重疾病或長期後遺症。
除古巴外,CDC也列出疫情活躍地區,包括:
.孟加拉、肯雅、馬達加斯加、索馬里
.中國廣東省(以佛山市為主)
.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與泰國
今年稍早,中國南部疫情曾迅速擴散。部份居民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當地官員曾強制實施隔離措施。CDC於8月1日針對中國發布二級旅行警示,並指出大多數病例集中於廣東省佛山市,提醒旅客注意症狀並即時就醫。
病毒症狀:多數可康復但仍需警惕
基孔肯雅病毒經由感染蚊叮咬傳播,常見症狀包括:
.發燒、關節痛、頭痛、肌肉酸痛
.關節腫脹、皮疹、疲倦與噁心
衛生官員指出,大多數患者在一至兩周內可自行康復,但少數人可能出現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慢性關節疼痛。嚴重者可能因器官受損而需住院治療。
CDC提醒:「若您在旅行期間或返國後出現上述症狀,請立即就醫。」
紅旗症狀與健康建議
紅旗症狀:高燒持續、劇烈關節痛、皮疹擴散、脫水或呼吸困難。
就醫建議:出現上述症狀或自疫區返國後發燒者,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資訊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
作者簡介:傑克·菲利普斯(Jack Phillips)是突發新聞記者,涵蓋政治、美國與健康新聞等多個領域。
原文WHO Warns Chikungunya Virus Has Potential to Spread to More Countrie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