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掛毯(Bayeux Tapestry)是一件偉大的敘事藝術作品,色彩絢麗、動感十足、紋理豐富,作品的長度更是令人歎為觀止。這不僅是中世紀的藝術傑作,更是重要的歷史文獻:展示了1066年法國諾曼人入侵英國的一場決定性戰役——黑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戰爭的結果是「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擊敗對手哈羅德‧戈德溫森(Harold Godwinson)成為英國國王。
掛毯長約230呎(70米),寬約20吋(0.5米),據信是戰後在英國製作,用於法國諾曼第貝葉大教堂的中殿。
儘管名為「貝葉掛毯」,它其實是一塊羊毛刺繡的亞麻布,不是掛毯。這件藝術品在法國已保存九百多年,目前典藏在貝葉博物館,而該博物館將於今年9月休館,進行為期兩年的整修。整修期間,貝葉博物館同意將這九幅相連的掛毯出借英國展出,這也是「貝葉掛毯」首次返回英國。展期從2026年9月到2027年7月,展出地點在大英博物館,可以預期這會是一場重量級的展覽。
鑑於這件藝術品對英法兩國來說意義重大,加上藝術品本身是脆弱的紡織品,所以整個借展過程需要最高級別的外交談判,耗時數十年。2025年7月9日,大英博物館終於宣布借展成功的好消息。為了回報掛毯的出借,大英博物館也將其最重要的一些館藏品——來自薩頓胡(Sutton Hoo)的盎格魯-撒克遜沈船珍寶及12世紀海象牙雕刻的西洋棋棋子(又稱路易斯西洋棋,Lewis chessmen)——出借給諾曼第的機構。
貝葉掛毯的故事
「貝葉掛毯」史詩般的故事始於一場王位爭奪戰。英國國王「宣信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約1003—1066年)膝下無子,需要指定王位繼承人。愛德華曾長時間流放於諾曼第,對諾曼第有特殊感情。在流放期間,英國由丹麥王朝統治。但當愛德華重返英國擔任國王時,愛德華仍然對他的遠房表親、諾曼第公爵威廉(約1027—1087年)有著深厚的感情,威廉是維京人的後裔。
據稱,1064年,愛德華指定威廉為繼承人,並派他的盎格魯-撒克遜妹夫哈羅德‧戈德溫森(約1022—1066年)前去通知威廉公爵。但當愛德華於1066年1月6日去世後,哈羅德卻自行篡位加冕為國王。威廉藉此篡位事件,舉兵入侵英國,試圖奪回王位。
至今,歷史學家仍在爭論誰才是愛德華真正的合法繼承人,以及愛德華是否真的希望由威廉來繼承他的王位。因為貝葉掛毯由諾曼人製作,所以掛毯裏的拉丁文銘文及圖像場景皆顯示威廉為繼承人。
哈羅德和他的軍隊在黑斯廷斯戰役中被打敗了。他確切的死因至今仍是個謎,但貝葉掛毯有一個著名的場景經常用來解讀哈羅德的眼睛是被箭射中。
按理說,這件掛毯最後應該以威廉的加冕典禮作為結尾,但不知為何,掛毯中並沒有這個場景;可能是遺失,或從未被創作出來——而這本身又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謎團。
專家認為,貝葉掛毯可能是由威廉同父異母的兄弟——貝葉主教奧多委託製作,用於他在1077年新落成的大教堂。奧多在教會中任職,所以掛毯中他是光頭的形象。奧多參與了入侵的策劃,並與威廉並肩作戰對抗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了方便觀眾辨識,盎格魯-撒克遜人在掛毯中是留著長髮和鬍鬚的形象,而諾曼人則是短髮。
貝葉掛毯
整個掛毯包含58個歷史場景、626個人物、202匹馬和騾子、41艘船、37座建築及1顆彗星。這顆彗星是哈雷彗星,人們目擊哈雷彗星的出現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之後,每76年哈雷彗星會出現一次,在掛毯中可以看到這顆彗星。
貝葉掛毯展示令人震撼的海上戰艦、戰爭、全副武裝的戰士、動物、神獸、建築及中世紀日常生活的細節。掛毯再現諾曼人入侵史詩般壯麗的場面。據貝葉博物館稱,這場入侵戰動用了8,000名士兵、5,000匹戰馬及1,000艘戰艦。
掛毯使用了四種不同的刺繡針法:鍊式針法(chain stitch)、劈針法(split stitch)、莖繡法(stem stitch)和包繡法(couching stitch,也稱為「貝葉針法」Bayeux stitch)。由於線條非常規則,藝術史學家普遍認為,在刺繡之前,已先在亞麻布上做標記或畫草圖。作品使用了十種不同顏色的線,顏料來自茜草(madder)、木犀黃(weld)和菘藍(woad)等植物。
貝葉掛毯自11世紀創作以來,其原始顏色幾乎沒有褪色,以其悠久的年代而言,這一點相當令人驚訝。然而,在19世紀的修復工作中用到的顏料卻已嚴重褪色。2020年館方對這件掛毯進行了修復檢查,發現有數千個污漬和釘孔,其中一些污漬與釘孔是因掛毯掛在教會所產生的:懸掛時留下的釘孔及大教堂蠟燭滴下的蠟漬。
近代的修復工作已於2025年1月啟動,包括移除掛毯上1983年的有害性絨布背襯及更細緻的除塵。貝葉掛毯的全面修復計劃將於英國借展結束,返回法國後開始。
貝葉掛毯以其精湛的針線活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成為英法兩國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儘管掛毯回英國展出的時間是短暫的,但貝葉掛毯在英國展出時間恰逢2027年「征服者威廉」誕辰一千周年。如今,這件掛毯成為兩國當前牢固關係的象徵,也是兩國藝術外交的有力證明。
貝葉掛毯於2026年9月至2027年7月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原文The Bayeux Tapestry: An Example of the Diplomacy of Ar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米歇爾‧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是一位藝術顧問,居住在紐約。她撰寫的文章涉及藝術史、藝術市場、博物館、藝術博覽會和特別展覽等一系列主題。#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