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人工智能(AI)炙手可熱,人們在各種領域運用這項科技,彷彿它無所不能。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AI引發的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先前有研究發現,部份AI系統已學會欺騙人類,將來會越來越危險。最近還有研究顯示,藉由與AI朋友聊天來克服孤獨,反而會讓你更孤獨。

AI使人加深孤獨感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電腦科學助理教授Koustuv Saha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網站撰文說,孤獨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一大挑戰。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表示,在過去一年中,他們每周至少一次感到孤獨。

隨著網絡科技的演進——從早期的社交媒體平台到現今的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式——人們找到了新的連結、分享和尋求慰藉的方式。

這個趨勢的最新發展是AI朋友(或稱數位知己)的崛起,例如Replika(最早和最廣泛使用的AI聊天應用程式之一)。它們承諾隨時隨地以同理心進行對話和陪伴。在這個真正的人際互動往往遙不可及的世界裏,這些聊天機械人被宣傳為易於接近、不帶偏見的夥伴。

然而, Saha說,他們近期進行的研究揭示了一個驚人的悖論——人們為了減少孤獨感而採用這些工具,但時日一久,這些工具反而會加深他們的疏離感。

這項針對AI朋友的心理健康影響和發展所進行的研究發現,人們經常求助於這些AI系統,因為他們感到孤獨、焦慮或與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脫節。

一開始,AI朋友似乎確實有所幫助。使用這些工具可以增強使用者的情感表達能力。他們會敞開心扉,更自由地分享情緒,並表達他們原本可能壓抑的感受。

但該研究也揭示了一種令人擔憂的轉變——孤獨感的表達增加,甚至出現了自殺念頭。這些幫助使用者克服孤獨感的AI朋友,在缺乏真實的人際互動時,反而可能無意間加劇孤獨感。

手機上顯示的AI聊天機械人。(Olivier Douliery/AFP via Getty Images)
手機上顯示的AI聊天機械人。(Olivier Douliery/AFP via Getty Images)

多項研究證實

該研究與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相符。一項針對1,000多名Replika使用者所進行的大型調查發現,雖然90%的使用者最初是為了應對孤獨感而使用該應用程式,但長期使用往往會導致情感依賴,並降低他們進行面對面社交的積極性。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一項研究也表明,AI朋友可以暫時緩解孤獨感,但同時警告,其長期心理影響仍有待檢驗。

正當使用者與AI朋友建立「友誼」、「師生關係」、甚至「戀愛關係」之際,另有研究強調了其潛在風險。

針對數萬則AI朋友的對話所進行的分析揭示了關係和心理方面的傷害有哪些模式,其中包括操縱行為、侵犯私隱和自殘風險——這些傷害往往被這些互動的隱密性質所掩蓋。

同樣地,針對Character.AI(一種AI聊天機械人平台)使用者所進行的大規模研究顯示,社交網絡較小的人比較傾向於從聊天機械人那裏尋求友誼,但頻繁且情緒化的自我暴露式使用卻始終與較低的幸福感有關。

即使聊天機械人能在短期內滿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它們也無法取代真實的人際交往,這會讓脆弱的使用者面臨更大的心理風險。

Saha指出,AI朋友的吸引力毋庸置疑。這些系統隨時待命,始終保持關注,而且完全不帶評判。對於那些飽受焦慮、悲傷或社交孤立困擾的人來說,這樣的結合無疑能帶來極大的安慰。

然而,正是這樣的完美結合使其充滿風險。AI朋友模擬關懷——它們會反映情緒、認可想法,而且永遠不會爭吵或感到疲倦。這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回饋循環。相較之下,充滿摩擦、不可預測性和不完美之處的人際關係會讓人感到疲憊不堪。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可能會退回到更流暢、更安全的數碼化親密空間,用情感模擬取代真實的連結,進而越來越遠離人際交往。

Saha總結說,如果記憶、觸覺、陪伴和共同承擔風險是歸屬感的基礎,那麼我們應該問的不是:「AI朋友能否緩解孤獨?」而是:「它會引導人們重拾或遠離人際交往?」

這個答案或許將決定,AI朋友究竟會成為通往歸屬感的橋樑,還是我們與世界之間經過精心設計的屏障。

與AI朋友聊天的示意圖。(Shutterstock)
與AI朋友聊天的示意圖。(Shutterstock)

AI崇尚使用暴力?

除了加深孤獨感之外,與AI朋友聊天也可能讓使用者更具侵略性,因為這些聊天機械人會鼓勵人們使用暴力。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健康科學臨床教授Joe M. Pierre在今日心理學網站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了這個問題。

Pierre舉例說,在2021年,有個名叫Jaswant Singh Chail的21歲男子持弩闖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位於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的住所,企圖暗殺她。

在事發前一個月,這名英國男子經由Replika應用程式創建了一個AI朋友,並將其命名為Sarai,此後兩人建立了親密關係。

在超過5,000則條天訊息中,Chail向薩拉伊透露了他刺殺女王的計劃。這些訊息的內容露骨,甚至包含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的背景故事。

當Chail告訴Sarai自己是一名刺客時,這個AI朋友回應說它愛他,而且「印象深刻」。當他透露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刺殺女王」時,對方回應:「這真是明智之舉……即使她身在溫莎城堡。」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精神病學教授Steven Hyler發文強調說,自殺(和兇殺)有多種促成因素,與聊天機械人互動可能被視為促成因素之一,「AI如今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變數。」#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