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需求疲弱導致出口激增,不僅汽車和鋼鐵等行業對德國的輸出大幅攀升,廉價電商平台Shein與Temu也在德國創下超高營業額,「中資衝擊」正加劇德國乃至歐洲的製造業困境。近日,德國執政聯盟決定成立跨黨派委員會,全面審視對華經濟關係。

歐洲央行:中國內需疲弱驅動出口「洪峰」

歐洲央行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中國經濟內部疲弱正轉化為外部擴張的強勁動力。報告顯示,在國內銷售增長乏力的行業,中國出口表現尤為突出。例如,汽車和鋼鐵出口至歐盟的增速遠超平均水平。今年前九個月,中國對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逾20%,鋼鐵出口也呈加速態勢。這並非單純的關稅戰餘波,而是中國企業為消化產能而轉向海外市場的戰略調整。

這一現象加劇了歐洲的貿易失衡。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正直面中國出口「洪流」的衝擊。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德國從中國進口額已超1000億歐元,而出口僅約600億歐元,赤字規模逼近歷史峰值。專家預測,德國全年貿易赤字將達870億歐元,比上年激增200億歐元。

德國經濟研究所(IW)國際經濟政策主任約根‧馬特斯(Jürgen Matthes)表示,中共補貼氾濫和人民幣控制政策扭曲了競爭環境,使德國出口更貴、中國進口更廉價。他呼籲歐盟啟動反補貼關稅,以保護本土產業。

Shein與Temu在德創33億歐元營業額

中資電商平台的迅猛擴張,成為貿易失衡的「前線戰場」。德國零售聯合會(HDE)最新研究顯示,Shein和Temu兩大平台今年在德國的營業額合計約33億歐元,相當於本土電商總量的5%。今年來自歐盟以外所謂「第三國」的零售商在德國的總銷售額略高於80億歐元。HDE數據顯示,Shein和Temu兩家零售商的銷售額約佔其中的一半。

Shein主攻時尚服飾,Temu則覆蓋家居、日用百貨,二者憑藉「閃購」和「倒計時折扣」等心理營銷,迅速俘獲大量消費者。HDE警告,這些平台通過低價傾銷和算法推送,蠶食歐洲零售市場份額。

歐盟委員會正推動新規,以遏制「中國廉價洪流」。提案包括對每件價值低於150歐元的包裹徵收2歐元進口費,希望能扭轉去年逾46億件免稅小包裹湧入歐盟的局面。德國電商協會(BEVH)指責Shein和Temu規避歐盟安全標準,產品假冒偽劣頻發,消費者維權渠道缺失。

例如,法國海關在機場截獲20萬件包裹中,發現多款玩具和電子產品有安全隱患。巴黎Shein門店開幕時,更爆出售賣兒童特徵性愛娃娃和非法武器等醜聞。

德國商品檢驗基金會(Stiftung Warentest)的調查結果也顯示,Shein和Temu平台的部份產品存在安全隱患,例如玩具不安全、珠寶中含有有毒重金屬以及充電器過熱等問題。據報道,在對Shein和Temu兩間公司162件產品進行測試後,有110件產品未能達到歐盟標準。

歐盟委員會初步調查顯示,Temu存在高風險非法產品流通,但被禁商家屢禁不止,違反《數碼服務法案》(DSA)。潛在罰款高達Temu全球年營收的6%,以其4500萬歐盟月活用戶計,可能達數億歐元。此外,歐洲消費者保護網絡(CPC)還點名Temu虛假折扣、假評論和隱瞞聯繫方式等問題。

德國政府成立專門委員會 審視對華經濟關係

德國執政聯盟(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近日達成共識,將成立一個由約12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徹底審視對華經濟關係。

該委員會的任務包括:調查德中安全相關經濟聯繫、評估價值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審查中國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依賴、分析能源和原材料進口風險,並借鑑其它國家對華策略。同時,進行法律、經濟和政治評估,提出對外經濟法調整建議及再導向方案。

委員會成員涵蓋伯特爾斯曼基金會、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德國工商會(DIHK)、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德國工會聯合會、德國經濟研究所和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等機構。它將每年提交報告,並每半年向經濟委員會更新進展。

德國基民盟歐洲議員本特勒(Hildegard Bentele)指出,企業往往優先廉價進口而非安全溢價,經濟界是緊迫感的主要障礙,需要首先認清問題的嚴重性。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約根‧馬特斯則呼籲,歐盟應通過反傾銷措施和本土激勵,加速「去風險化」。#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