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秋生綜合報道)美國國庫總監(the U.S. Treasurer)布蘭登‧比奇(Brandon Beach)周三(11月12日)參觀了費城鑄幣廠(Philadelphia Mint),出席了鑄造最後五枚一美分硬幣(又稱便士,Penny)的儀式,由此結束了美國232年的一美分硬幣生產史。

一美分硬幣最早由政府於1793年發行。自1909年以來,由鋅和銅製成的硬幣正面一直印有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頭像。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原計劃出席最後五枚一分硬幣的鑄造儀式,但由於行程延誤而取消了行程。

成本上漲

美國總統特朗普2月表示,他已下令財政部停止「浪費性」鑄幣,此舉一度導致加油站、快餐連鎖店和大型超市調整價格,並將現金交易四捨五入。

財政部表示,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以及快速變化的消費者習慣和技術,使得生產一美分硬幣「在經濟上不再可行」且沒有必要。

財政部指出,製造一美分硬幣的成本為3.69美分,而十年前這一數字為1.42美分,暫停生產一美分硬幣預計每年可為美國鑄幣局節省約5,600萬美元。

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教授加布里埃爾‧馬蒂(Gabriel Mathy)說,「看到一美分硬幣消失令人難過,但考慮到成本上漲,這是不可避免的。」

眾議員法蘭克‧盧卡斯(Frank Lucas,奧克拉荷馬州共和黨籍)則表示,他一直在與眾議院會議(House Conference)主席麗莎‧麥克萊恩(Lisa McLain,密歇根州民主黨籍)合作,制定兩黨立法,以解決硬幣生產成本高昂的問題。

他在發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已經是美國政府連續第19年在生產一美分硬幣和五美分硬幣上虧損了,我們兩黨共同提出的法案正在眾議院審議中,以響應特朗普總統的號召,降低納稅人的負擔。」

拍賣版和收藏版

美國鑄幣局官員表示,流通用的一美分硬幣生產已於數月前暫停,但為了在12月拍賣,又生產了一定數量的額外一美分硬幣,上面刻有歐米茄符號,作為最後一批的標記。

費城鑄幣廠總監羅伯特‧庫爾茲納(Robert Kurzna)表示,周三鑄造的五枚一美分硬幣屬於最後一批用於拍賣的硬幣,這些硬幣理論上講可以流通使用,與光澤更亮、製作工藝不同的收藏版硬幣不同。

他表示,拍賣詳情將很快公布。

鑄幣局代理局長克里斯蒂‧麥克納利(Kristie McNally)表示,首枚和最後一枚待拍賣的硬幣預計售價約10萬美元,所有收益將用於鑄幣局的營運,剩餘款項將全部上繳美國財政部。

財政部表示,鑄幣局將繼續限量生產一美分硬幣的收藏版。鑄幣局一位官員表示,他們計劃發行一些黃金版一美分硬幣。

逐步淘汰

目前,美國正與加拿大、澳洲、愛爾蘭、紐西蘭等其它國家一道逐步淘汰面值最低的硬幣,現金交易將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五美分,但電子支付則保持精確。

財政部表示,一美分硬幣仍將是法定貨幣,預計流通量將達到3,000億枚,「遠遠超過商業所需數量」。

2024財年,一美分硬幣曾佔美國鑄幣局流通硬幣總產量56.1億枚的57%,即32億枚。

支持使用一美分硬幣的人認為,它有助於降低消費價格,並為慈善機構提供收入來源。然而,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種硬幣已經變成了一種麻煩,最終被丟棄在抽屜、罐子和存錢筒裏。

美國銀行家協會(the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上個月表示,今年一美分硬幣流通速度放緩,造成了局部供應問題。尤其是在某些地區,由於一些銀行終端被關閉,導致多餘的硬幣無法存入。

該行業協會表示,鼓勵消費者檢查家中、車內和硬幣罐中是否有零錢,並將這些零錢帶到銀行、零售商或硬幣兌換亭,以幫助緩解供應量不足。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