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安部近日通報,一名國企員工因使用翻牆軟件訪問境外反華網站而被捕。一名熟悉訊息審查的學者對記者說,此次由國安部而非公安部公布翻牆案件,在以往做法中較為罕見,他認為這種發布方式「顯得有些突兀」。多名網民指出,官方未公開所稱涉案資料,使外界難以判斷通報內容的具體依據。

11月10日,國家安全部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該國企員工長期翻牆瀏覽境外網站並下載涉華政治訊息,安全機關已對其採取刑事措施。通報提醒,使用翻牆軟件可能面臨法律與資訊安全風險。

通報提到,該員工多次觀看與中國相關的政治影片並下載傳播,安全機關據此決定立案處置。文章未披露具體內容,僅指資料來源來自境外政治平台。

另一名研究資訊審查的受訪者對記者說,近期官方通報中頻繁出現「反華網站」與「非法翻牆」等字眼,反映監管焦點已集中在跨境資訊流向。他提到,過往涉及翻牆的案件大多由公安部門通報,如今由國安部直接發布,確實不太常見,顯示官方對此類資訊的敏感度正在上升。

國安部在文章中說,部份翻牆軟件由境外組織開發,可能受情報機構操控,軟件內含木馬程式,可讀取個人資料並遠端控制設備。通報舉例,一名涉密單位員工因未辨識來源而安裝問題軟件,導致研究資料外泄,相關責任人已被追究。

西安、河南等地警方及多家大陸媒體隨後轉載通報,留言區出現不同聲音。有網民表示,既然官方稱內容屬謠言,應提供具體例子,以便自行辨別真假;也有人認為官方以「涉華政治資訊」概括所有內容,使公眾無法理解定性的標準。

另有網民提出執法範圍的疑慮。他們說,若僅因翻牆瀏覽境外網站就可能成為處理對象,那麼在境外工作、留學或經常使用海外服務的中國民眾,是否也會被列入相同範疇。

福建科技服務業者何先生對記者說,各單位對翻牆限制不同,但整體社會並無明確標準。他表示,許多民眾無法得知官方指涉的具體內容,也不清楚哪些資訊可能被認定為違規。

江蘇網民韓先生對記者說,若按通報理解,查閱境外新聞是否也可能構成問題。他提到,他經常在油管觀看中國局勢分析,不確定官方是否將其視為敏感內容。

一名曾在國企負責資訊管理的黃姓受訪者對記者說,單位會定期檢查終端軟件,發現翻牆程式通常要求立即卸載。他說,不少員工以為只是查看外網,未意識到可能帶來後續風險,也有人認為限制愈多,使用意願反而愈強。

陝西華商報網站11日發布短片,重述國安部通報內容並提醒非法翻牆可能帶來安全問題。留言區中有網民說,若官方認定屬謠言,應提供樣本讓公眾自行判斷。部份留言獲上千次點讚。

多家地方媒體亦報道其它相關案例,包括涉密單位人員安裝境外翻牆軟件後遭遠端控制,資料因此外流並被追究責任。多篇報道未交代具體內容,只提及資料風險。

不少網民留言指出,官方不公布內容將造成資訊落差;也有人認為,若官方認定某些境外訊息屬於違規範圍,應公開清單讓民眾知悉界線。

中共自2017年起加強整治VPN與跨境資訊,各地陸續查處未經批准的翻牆行為。廣西吳向洋因自行搭建並售賣VPN服務,被廣西柳州市魚峰區法院於2025年2月20日以非法經營罪判處5年6個月徒刑,並處罰款人民幣50萬元。近年也有多宗案件涉及國企、教育、金融與科研單位。官方稱部份翻牆工具由境外組織開發,能讀取終端資料並遠端操控設備。

一名中國學者對記者說,近期通報頻率升高,反映跨境訊息動正受到更嚴厲管控。他最後補充:「原本由公安處理的事情,現在由國安出面公布,多少讓人感到奇怪,也有人問,難道國安抓不到間諜了嗎?」

#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