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公告,宣布11月2日至8日為「反共產主義周」(Anti-Communism Week)。這不僅是美國歷史上首次以全國紀念周形式,對在共產主義暴政下喪生的億萬受害者進行緬懷,更是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政治動盪與意識形態對抗中,重申美國對自由、人權與信仰價值的堅定承諾,這是美國在意識形態戰線上的再次宣誓。
具體來說,特朗普宣布「反共產主義周」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強化美國政府的反共立場
冷戰結束後,「反共」在美國政治中一度成為被邊緣化的歷史詞彙。但在特朗普當選後,隨著美國從以往對中共的幻象中逐步警醒,這種狀況有了明顯改變,「反共」得以重返美國政治舞台。這次的公告更是進一步強化了特朗普政府的反共立場。
特朗普在公告中指出,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意識形態之一」,在過去一個世紀中造成了超過一億人喪生。它以抹除信仰、壓制自由、摧毀勤勞與繁榮為目標,徹底踐踏了上帝賦予人類的尊嚴與權利。
「百餘年來,共產主義帶來的唯有毀滅。它壓制思想、懲罰信仰,逼迫一代又一代人向國家權力下跪,而非為自由而起身。『共產主義』這個詞,實質上就是『奴役』的另一種說法。」
特朗普強調:「當我們緬懷這些受難者時,美國再次重申——我們將堅定反對共產主義,捍衛自由與人的價值。沒有任何政體可以取代自由人民的意志與良知。」
對「新冷戰」的明確政治定調
公告雖未點名中共,但其措辭幾乎每一句都能在中共治下的中國找到對應。
「抹除信仰」——對應著中共迫害宗教團體、打壓基督徒與法輪功;「壓制自由」——對應著中共的言論審查與對異議者的監禁;「摧毀勤勞與繁榮」——對應著中共以國家控制代替市場活力的體制失衡。
顯然,特朗普的戰略意圖在於將中共重新定義為自由世界的核心對手,並將經濟競爭上升為文明與價值層面的對抗。這是對「新冷戰」的明確政治定調——它不再僅僅是貿易、科技或軍事之爭,而是「自由 vs 極權」的意識形態博弈。
防止「紅色意識形態」在美國復活
公告中最具震撼力的一段,是特朗普警告儘管冷戰已結束34年,暴政仍以新形式存在,「一些新的聲音披著『社會正義』或『民主社會主義』的外衣,重複著舊日的謊言——要求人們放棄自由、交出權力,以虛假的安全換取被剝奪的繁榮。」特朗普稱,美國將堅決拒絕這種「邪惡教義」,並誓言維護自由社會的根本信念。
這顯然是針對美國國內的極左翼潮流,尤其是近年來在青年群體中走紅的「社會主義再包裝」思潮。特朗普將此視為「內部防線的鬆動」。在他看來,反共不僅是對外鬥爭,更是對內清理——對抗那種以平等之名、實則剝奪自由的政治幻象。
這種警覺與冷戰時期麥卡錫主義的邏輯並不完全相同。它更像是對道德方向盤的重新校正——美國要在內部防止「軟性極權」的蔓延,無論它來自學術、媒體還是科技巨頭的算法審查。
自由陣營的再結盟
特朗普選擇在美國獨立250周年之際發布公告,具有象徵意義。它把「反共產主義」重新放入美國建國敘事的核心位置——美國的存在本身,就是自由對暴政的否定。
在國際層面,這一動作也為新的聯盟結構鋪路。過去兩年,美國、日本、波蘭、捷克、韓國等國在對中政策上日益趨同,形成事實上的「自由共同防線」。特朗普的公告,無疑為這一聯盟提供了道義旗幟與敘事正當性。
在這種語境下,未來民主國家的外交格局將不只是「利益聯盟」,而是「價值聯盟」。換言之,特朗普正在把「自由信仰」重新確立為美國外交的戰略資源。
特朗普在公告結尾寫道:「自由與機會是每一個人生而俱來的權利,任何意識形態——無論來自國內還是國外——都無法熄滅它。」在世界重新陷入政治紛爭與思想混亂的當下,這份公告無異於新時代的《鐵幕演說》——它不是歷史的迴響,而是自由的再度召喚。#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