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發表去年香港毒品情況數字,顯示被呈報吸毒的總人數下降,但被呈報吸毒21歲以下青少年人數則上升,後者由2023年的664人,增至2024年的720人,上升8%。當中俗稱「太空油」的依托咪酯吸食人數劇增,被呈報吸食人數由2023年的2人,一年間大幅上升至300人。在青少年當中,依托咪酯吸食人數亦由2人一年間大幅上升至226人,是青少年吸毒人數上升的主因。

數據顯示,2024年被呈報吸毒者總人數為5,068人,較2023年的5,540人下跌9%。至於被呈報吸毒的青少年,其平均年齡和首次吸毒的平均年齡,分別維持在17歲和15歲,與2023年的數據相同。

整體而言,海洛英仍然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不過人數由2023年的2,230人減至2024年的1,966人。排第六位的依托咪酯,被呈報吸食人數由2023年的2人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300人。

在2024年被呈報21歲以下青少年吸毒者中,大麻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296人),其次是可卡因(291人)及依托咪酯(226人)。

2024年,最普遍的吸毒原因是「解悶/情緒低落/壓力」(51%)、「避免因沒有吸食毒品而感到不適」(43%)及「想和同輩朋友打成一片/受到同輩朋友影響」(28%)。

曾吸食毒品的學生增至1.87萬人

另外,最新一輪的學生服用藥物情況調查於2023/24學年進行。與上次於2020/21學年進行的學生調查相比,估計曾吸食毒品的學生由1.73萬人增至1.87萬人,分別約佔學生人口的2.5%及2.7%。曾吸食毒品學生指該學生曾經吸食毒品最少一次,他們在統計調查期間可能有或沒有吸食毒品。

2023/24年學生調查亦顯示,曾吸食毒品的學生以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為主。與上一次調查比較,最常吸食毒品的第一位維持不變,高小學生是咳藥,中學學生及專上學生是大麻。高小學生最常吸食的毒品為咳藥、大麻和天拿水/強力膠/其它有機溶劑;就中學生而言,為大麻、咳藥和可卡因;就專上學生而言,為大麻、「搖頭丸」和可卡因。

多於半數(61%)曾吸食毒品的學生在自己家中或朋友家中吸毒。大部份(83%)曾吸食毒品的學生表示從未向他人求助。@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