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荷蘭安世(Nexperia)半導體公司的晶片中斷影響,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Bosch有超過3,000名員工被迫停工。
目前,中國和荷蘭正在爭奪安世控制權。荷蘭政府本周派出高層代表團前往北京尋求協商,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路透社報道,Bosch周二(11月18日)表示,其位於德國安斯巴赫(Ansbach)及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還有葡萄牙布拉加(Braga)的三處生產基地均受到影響。
Bosch強調:「我們正將資源優先用於服務客戶,避免影響或者儘最大可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安世總部位於荷蘭,被一家中國科技公司收購。安世的晶片技術不屬於尖端,但在汽車電子及其它民用產品中應用廣泛。
由於擔憂技術被非法轉移到中國,荷蘭政府於9月接管這家中資企業。隨後,北京宣布限制安世位於中國的工廠(主要的封裝工廠)出口晶片產品。
這導致Bosch、歐摩威(Aumovio)和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等主要歐洲供應商不得不緊急尋找替代廠商。
到目前為止,雖然中共商務部給予部份安世晶片出口豁免,但安世的晶片供應鏈仍未完全恢復。
在生產線受阻之下,Bosch不得不要求三處工廠的部份員工臨時休假。
Bosch發言人說,在德國薩爾茨吉特廠約有300至400名員工採取政府補助的帶薪休假措施,該廠共聘用約1,300人。安斯巴赫則約有650名員工受到影響,全廠共2,500人。葡萄牙布拉加廠,受臨時調整工時或休假影響的員工數高達2,500人,全廠共3,300人。
采埃孚表示,晶片庫存可維持至下周中之前,目前暫不需休假,但並不排除未來採取措施。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執行董事馬庫斯·博利格(Marcus Bollig)告訴路透社,現在尚未能全面解決安世晶片供應問題,不排除未來幾周供應鏈還會受到衝擊。」
本次晶片短缺已使全球汽車產業鏈受到波及。日本日產汽車預計下周將減產1,400輛,本田則表示美洲廠房產能將逐步恢復正常。
荷蘭經濟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上周暗示,在首批安世晶片抵達歐洲之前,他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他告訴《衛報》說:「一旦供應恢復,並且我們確信供應能夠持續下去,那麼……我們將採取荷蘭政府需要採取的適當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卡雷曼斯希望此事能「敲響警鐘」,讓大家意識到過度依賴單一國家提供關鍵技術或原材料的危險性。
荷蘭大臣指出,若真允許安世的晶圓生產線轉移至中國,那麼「歐洲與中國的相互依存關係將會轉變為完全依賴。……這對歐洲而言將極其危險」。#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