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周三(11月19日)宣布啟動「未來工廠」(Factories of the Future)計劃,並在全國確定至少13處候選廠址,新建彈藥與軍用炸藥等「能量材料」(energetics)工廠。這標誌英國開始重建本土軍工生產鏈,試圖擺脫近二十年對外供應的依賴。

英國國防大臣賀理安(John Healey)當天在倫敦演說中表示,政府已向產業界正式發出建廠邀請,並啟動可行性研究與工程設計。

根據英國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 MOD)的新聞簡報,新廠將生產推進劑、炸藥及爆破材料等軍火核心物料,以提升英軍武器庫存,同時支持對烏克蘭的軍援。

候選地點包括蘇格蘭格蘭傑茅斯(Grangemouth)、英格蘭東北部蒂賽德(Teesside)、威爾斯米爾福德港(Milford Haven)等地。

完整名單涵蓋13個郡,包括蒙茅斯郡、坎布里亞郡、鄧弗里斯郡、艾爾郡、什羅普郡、柴郡、打吡郡、雅息士郡郡、伍斯特郡、漢普郡、彭布羅克郡與斯特林郡。

首座工廠預計於明年動工。政府承諾在本屆任期內至少興建六座新廠,創造不少於1,000個工作崗位。

產業重建 扭轉二十年外依賴

英國能量材料產業於約二十年前退場,2005年最後一家本土軍用炸藥工廠關閉後,英國完全依賴進口。賀理安強調,本次重建是「工業心臟地帶的復興」,也是英國安全與經濟戰略的核心一環。

他在演說中表示:「太長時間以來,許多驕傲的工業地區只看到工作消失而未再回來。我們正在改變這一切。」他強調,國防投資不僅關乎安全,也將通過創造優質工作、促進企業成長與提升技能,帶動英國整體經濟。

根據今年6月公布的《戰略防務審查》(Strategic Defence Review),英國政府已額外投入15億英鎊,用於「常態化彈藥補給鏈」及擴大炸藥等能量材料生產,並確立建立穩固、本土化國防供應鏈的目標。

兩座無人機工廠本周啟用

賀理安並透露,本周將有兩座新無人機工廠投入運作,包括位於普利茅斯、由國防科技企業Helsing設立的「韌性工廠」,以及位於斯溫登、由STARK 建置的先進無人機生產線。這些項目同樣受惠於政府2.5億英鎊的「國防增長協議」(Defence Growth Deal)。

國防部今年亦撥出4億英鎊成立「英國國防創新」(UK Defence Innovation)計劃,並將裝備預算中的10%專門用於新型技術。

目前英國國防相關產業支撐超過46萬個就業崗位,七成分布在倫敦及東南部以外地區。政府表示,軍工鏈復興是「國家更新十年計劃」的核心之一。

歐洲供應鏈緊繃 美國因素促加速自給

英國國會國防委員會同日公布的報告指出,歐洲軍工供應鏈仍然高度依賴美國,而俄烏戰爭後英國本土產能與供應鏈壓力進一步上升。

英國的軍用炸藥本土產能自2005年最後一家相關工廠關閉後便徹底消失。當時的工黨政府認定引進外國供應即可滿足需求。如今,英國正試圖扭轉這項政策遺留問題。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敦促歐洲自行承擔更多防務成本,並公開暗示可能縮減美國在歐洲的能力部署,使英國更加重視重建自主軍工生產線。

核心樽頸:硝化棉依賴中國

彭博社報道指出,部份武器的關鍵材料硝化棉(nitrocellulose)來自棉纖維,主要供應國為中國,使西方國家在提升彈藥產能時面臨戰略性樽頸。

英國軍工巨頭貝宜系統公司(BAE Systems Plc)正在研發新技術,試圖生產不依賴硝化棉的爆炸材料,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