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European Union,簡稱EU)正計劃制定一項稀土元素儲備、開採和提煉戰略。該計劃旨在通過進口替代來應對中共4月份對七種稀土元素實施的出口管制。
然而,歐洲可能需要10到15年才能完全擺脫對中共稀土供應的依賴,而到那時,俄羅斯的戰爭可能已經進一步侵蝕了歐洲東部邊界。除非歐盟拿出令人信服的強硬措施,對中共徵收高額關稅,就像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0月份提出的100%關稅那樣,否則北京不太可能讓步。歐盟的關稅將會成為強有力的籌碼,因為自2022年以來,歐盟對華貿易逆差一直高達每年約3,000億至4,000億歐元(約合3,500億至4,650億美元)。
中共政權對稀土元素的控制相當於建立了一套全球許可體系,這可能使北京扼住歐盟人工智能、國防、汽車和其它高科技領域的咽喉。不幸的是,歐盟現在囤積稀土元素很可能為時已晚,因為中共已經開始限制稀土出口。歐盟過去進口的稀土元素中,98%來自中國。據總部位於英國牛津(Oxford)的全球諮詢公司SFA分析師稱,歐盟可能需要十幾年時間才能完全擺脫對中共的依賴,實現稀土開採和提煉的多元化。
與此同時,歐洲的國防和汽車工業卻受制於北京。北京正在使這樣一種觀念正常化:中共政權對歐洲國防和工業的如此關鍵的投入擁有全球控制權,進而也控制著歐洲眾多自由國家的主權和商業實力。
例如,中共對稀土的管制已使全球市場上某些稀土元素的價格上漲了兩倍,並使歐洲對中共的制裁形同虛設。這些制裁包括針對北京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的制裁,而俄羅斯的空襲已經從烏克蘭越境蔓延至波蘭、愛沙尼亞和羅馬尼亞等國。由於北京在稀土問題上的舉措,歐洲對中共極權政府、領土侵略、支持世界各地的獨裁者和恐怖份子以及侵犯人權行為的眾多制裁也幾乎失效。
戰鬥機、導彈制導系統和無人機等都需要稀土元素才能運行。中共對這些歐洲生產線的控制措施的影響很可能屬於機密。但是今年6月,總部位於比利時的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utomotive Suppliers,簡稱CLEPA)曾警告稱,北京對電腦晶片的出口管制可能對汽車供應鏈構成風險。
「晶片對於汽車電子設備以及多達700種其它關鍵部件的生產至關重要。」CLEPA當時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晶片短缺對雷達感應器等關鍵電子系統造成了持續影響,僅雷達感應器每周就消耗約100萬枚晶片。」
9月份,CLEPA指出,由於稀土元素短缺,歐洲汽車工廠的生產已經停滯。德國寶馬(BMW)和其它主要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都受到了影響。雖然寶馬正在努力生產不含稀土的電機,但這僅適用於大型電動機。從車窗到雨刮器等各種設備的驅動電機仍然需要稀土元素。
除非布魯塞爾擺脫對中國稀土元素以及其它戰略進口的依賴,否則歐洲的制裁對於中共將毫無效力。中共找到了歐洲的軟肋,這將使歐洲更容易受到北京的脅迫,即向中國開放歐洲市場,並向中國企業提供關鍵的歐洲出口產品。
例如,北京正尋求從荷蘭採購半導體製造設備,這無疑將成為當前談判的一部份。北京不僅會向布魯塞爾施壓,要求提供人工智能晶片,還會要求提供製造這些晶片的設備。
歐盟在應對中共政權在台灣、日本釣魚台、菲律賓和印度喜馬拉雅山脈等地日益增長的國際侵略行為方面也受到阻礙。由於稀土管制,歐盟在與北京的談判中缺乏影響力。這將為中共政權爭取時間,使其得以建立軍事和全球外交支持,從而發動對台灣的攻擊。這可能使北京控制台灣關鍵的半導體工廠(Semiconductor Factory,也稱fabs/晶圓廠),而這些工廠對於中共而言至關重要,能夠使其更加無視西方的經濟制裁。這是前蘇聯從未實現的,因此中共比蘇聯更具全球威脅性。
2022年,歐盟宣布了一項名為《關鍵原材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的稀土元素進口替代機制。該法案旨在到2030年通過歐盟內部的生產取代大部份來自中國的稀土元素,包括至少10%的歐盟開採需求、40%的加工需求和25%的回收需求在歐盟得到滿足。
在緊急情況下,歐盟內部的採礦和提煉能力可以迅速提升。歐盟將對任何單一外國供應商的依賴程度限制在歐盟需求的65%以內,但這可能仍然過高。另一項名為「歐盟資源調整」(ReSourceEU)的計劃旨在將稀土供應鏈多元化,拓展至愛沙尼亞、澳洲、加拿大和哈薩克等國。
自由世界沒有長達10到15年的時間等待歐盟擺脫北京扼殺歐洲稀土供應的威脅,這些措施都太少、太遲、太不足。有鑒於此,必須考慮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對歐盟與中共的貿易徵收100%的關稅,這種懲罰措施或許能迫使北京立即放棄其稀土出口管制。這將為歐洲贏得發展自身稀土供應所需的時間,使其永遠不必再將主權抵押給北京。
作者簡介:
安德斯‧科爾(Anders Corr),2001年獲頒耶魯大學的政治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8年獲哈佛大學的政府管理學博士學位。他是《政治風險雜誌》(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出版商科爾分析公司(Corr Analytics Inc.)的總裁,其研究領域廣涉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地。他的最新著作是《權力的集中:制度化、等級制和霸權主義》(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Institutionalization, Hierarchy, and Hegemony,2021)和《大國大戰略:南海的新博弈》(Great Powers, Grand Strategies: the New Gam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2018)等。
原文:EU Should Tariff China to Kick Its Rare Earths Dependenc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