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溫暖而美麗的傍晚,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西部的小鎮,特朗普的競選集會氣氛熱烈,人們的歡呼與音樂交織成一曲激昂的讚歌。誰都沒有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將會改寫美國乃至世界的歷史。

草地中央的講台上,正在慷慨陳詞的特朗普,目光轉向右邊觀看大屏幕,就在他側頭的一瞬間,幾聲響亮的嘯聲撕裂空氣,

一股灼熱的衝擊擦過右耳,特朗普下意識摸摸耳朵,鮮血立刻覆蓋手指。人們意識到那是槍聲,卻沒有尖叫,也沒有跑動騷亂。大家緊盯著講台,幾名特工火速撲過去,把特朗普護在講台後方。一切都在瞬間發生,又像被時間定格成慢鏡頭,一分一秒化作靜默祈禱。

當特朗普頂著有些蓬亂的頭髮再度站起,人群爆發出喜悅和寬慰的歡呼聲。特朗普舉起右拳,高呼:「Fight,Fight,Fight!」人群大聲應和:「USA,USA,USA!」特朗普稱,這是「上帝的恩典」,美國的「天意時刻」!從此刻起,時代巨變的齒輪開始轉動。特朗普誓將引領美國走上回歸之路,回歸傳統,回歸榮耀!在共產主義及其變種幽靈般纏繞全球的黑暗時代,美國將重拾國父們的立國之本:信仰的燈塔、道德的脊樑、家庭的堡壘,以及個人的尊嚴。

2024年大選,美國民眾以63.9%的超高投票率,助特朗普贏得所有7個搖擺州。這昭示人們已厭倦道德崩壞與社會分裂,民心思變、渴望回歸。

美國第47任總統就職典禮上,特朗普回憶2024年7月13日所發生的刺殺事件,他堅定地說,「我被上帝拯救,就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

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內,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在就職典禮上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這是第60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也是特朗普非連任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Kenny Holston/The New York Times/AFP)
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內,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在就職典禮上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這是第60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也是特朗普非連任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Kenny Holston/The New York Times/AFP)

回歸虔誠信仰 重拾美國立國之本

誓詞:One nation, under God(一個國度,在神之下)

從1620年秋季,歐洲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歷經千難萬險來到北美大陸;到1776年,美國國父們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宣布獨立。從《五月花號公約》開宗明義:「為了神的榮耀,為了傳揚基督徒的信仰。」

到不朽的政治學經典《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明文確立:天賦人權,宗教自由和分權制衡的共和制度。國父們以非凡的智慧開拓家園,虔敬信神的美國人民守護其穩定和繁榮,長達兩百年之久。

如今,這個家園卻千瘡百孔、亂象叢生。政治正確取代道德常識,強制「覺醒」扼殺神聖智慧,變性亂倫解體傳統家庭,道德善惡對錯被顛覆,媒體謊言混淆是非黑白,左右之爭導致社會分裂,信仰虛無泯滅正義良知,暴戾仇恨打破秩序安定。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幾十年來美國的病態扭曲可謂怵目驚心。究其原因,共產主義「體制內長征」的病毒,正在瘋狂侵蝕美國那原本健康的肌體。美國急需一場治癒,特朗普鄭重開出處方。

2025年2月6日,特朗普出席國家祈禱早餐會時指出,「自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之初,這個國家便由信仰者締造,在祈禱的力量中日益堅固,並因四字箴言而團結一心——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神)這句箴言鐫刻在我們的錢幣上,銘刻在我們的建築中,更印刻在我們心中。而今,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銘記這句箴言。」

他強調,「我們必須將上帝帶回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必須讓宗教回歸。這已是許多地方缺失的要素,乃至家庭分崩離析,社區四分五裂,但信仰能治癒這一切,祈禱能凝聚人心!」「我們將前所未有地捍衛宗教自由。不再容忍教堂遭襲,不再壓制信徒之聲。我們將延續已開啟的偉大事業,建立傳授真實價值觀而非分裂的學校,培育共同祈禱的家庭,打造在艱難時刻轉向上帝的國家。」

隨即,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創建「白宮信仰辦公室」(White House Faith Office),作為國內政策委員會的一部份。旨在回歸基督教傳統,將信仰融入政策制定中,促進社會道德復興。這標誌著特朗普政府將信仰置於國內政策的核心位置。在簽署儀式上,特朗普重申:「我們正在重鑄美國的靈魂,讓信仰再次成為我們國家生活的基石。」這與他的競選承諾一致,即通過信仰復興對抗道德衰退和社會分裂。

2025年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白宮信仰辦公室主任懷特凱恩牧師(Paula White-Cain)在白宮國宴會廳舉行的白宮信仰辦公室午餐會上低頭祈禱。懷特凱恩牧師與政府官員、宗教及社區組織成員共進午餐。(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2025年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白宮信仰辦公室主任懷特凱恩牧師(Paula White-Cain)在白宮國宴會廳舉行的白宮信仰辦公室午餐會上低頭祈禱。懷特凱恩牧師與政府官員、宗教及社區組織成員共進午餐。(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2025年5月1日,宗教自由委員會(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成立。信仰辦公室與宗教自由委員會通力合作,已影響多項政策。包括支持學校祈禱和父母權利法案;推動軍事中整合信仰訓練,提升士兵士氣。

具體而言,特朗普在9月8日做出重大宣布:美國教育部將發布新指導方針,全面保護公立學校學生的祈禱權。這包括強化學生和教師的宗教表達自由,回應長期以來關於學校祈禱的憲法辯論(針對1962年最高法院「Engel v. Vitale案」禁止學校組織祈禱)。該政策強化學生個人祈禱、宗教表達和小組祈禱的憲法權利,包括在課間、午餐時間閱讀《聖經》或成立祈禱小組。此宣布被視為「恢復學校祈禱」的關鍵步驟,特朗普強調:「在我國歷史的大部份時間裏,每間教室都有《聖經》,但如今許多學校卻用反宗教宣傳灌輸學生,甚至懲罰他們的信仰。這太荒謬了。」

美國教育部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9月宣布後,全國公立學校報告的學生祈禱事件增加了約25%,這為許多學生提供了精神慰藉。據美國兒科學會2025年報告,青少年焦慮率達30%,而祈禱等信仰實踐可降低抑鬱症狀15%—20%。

來自德州的Hannah Allen的故事也令人鼓舞:Hannah在2018年試圖為受傷同學組織祈禱小組,卻被校方禁止,只能「躲在幕後、空健身館或室外祈禱」。2025年政策宣布後,特朗普親自邀請她分享故事,她在X上發帖:「這讓我感到被聽見,信仰不再是秘密,而是力量來源。」如今,她的學校允許公開祈禱小組,參與學生從5人增至50人。

此外,特朗普還在軍事中整合信仰訓練:擴展國防部牧師服務,進行道德領導力與精神韌性訓練,目的是恢復傳統價值觀和信仰在軍事中的核心作用。政策強調信仰作為「精神盾牌」,幫助士兵應對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道德困境和部署壓力,提升凝聚力和作戰效能。

戰爭部(國防部)2025年9月調查顯示,參與訓練的士兵士氣指數提升18%(從72%至90%),PTSD報告減少12%,部署前準備率提升15%。此外,軍隊招募人數激增22%,退伍軍人自殺率初步降低8%。42歲新兵Joseph King對媒體表示:「信仰訓練讓我從失業的絕望中重生,感覺神就在身邊。」

9月30日,戰爭部長赫格塞思(Pete Hegseth)在美國海軍陸戰隊Quantico基地的演講中強調:「我們將信仰置於核心,恢復戰士精神,而非『政治正確』枷鎖。」

士兵反饋,「感覺被賦權,而非被管制」。戰爭部稱:「這將見證軍隊奇蹟蹟般的轉變。」另外,皮尤調查顯示,自2025年1月以來,教堂出席率上升15%,創下疫情後最大反彈。這些並非數字的勝利,而是精神復興的晴雨表,回歸信仰能夠療癒心靈、穩固家庭、重塑社區、凝聚國家,讓美國從「分裂深淵」重返「上帝恩典」。

2025年9月30日,美國戰爭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在維珍尼亞州匡蒂科(Quantico)海軍陸戰隊基地向聚集的高級軍官介紹特朗普總統時發表講話。(Jim Watso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9月30日,美國戰爭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在維珍尼亞州匡蒂科(Quantico)海軍陸戰隊基地向聚集的高級軍官介紹特朗普總統時發表講話。(Jim Watson/AFP via Getty Images)

回歸教育傳統 培養高尚的品德

蘇格拉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至善的品德。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讓人類保持高尚的道德,承繼神傳給人的文化。同時教育也起到傳播知識、培養技能、凝聚族群的作用。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敬天信神,追求至善的品德,了解傳統文化,掌握高超技能。他們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民族的精英、文明的守護者。美國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統和質量,為世界培育出大量精英。

然而,共產主義對美國教育的滲透,卻力圖把學生變傻變壞。從20世紀初開始,所謂的進步主義教育(源於盧梭、杜威)強調放任自流,以「學生中心」為名否定教師權威,導致教學標準下降,學生集體降智。1983年《國家在危險中》報告警告,美國教育「平庸化」,SAT成績下滑,40%青少年功能性文盲。「弱智化」成教育關鍵詞,學生思維能力退化,無法理性思考,已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同時,學校灌輸無神論、進化論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否定神創。道德相對主義混淆是非,如「價值澄清」教育讓學生「選擇」價值觀,導致麻木不仁。死亡教育、毒品預防教育以「體驗」方式灌輸負面觀念,性教育淫穢化,從幼兒園開始推廣「性別流動」。

「自尊」教育則放大自我中心主義,助長自私。在大學,教師群體嚴重左傾,人文社會科學被馬克思主義理論佔領。文學研究政治化,歷史被「重寫」為階級鬥爭敘事;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灌輸左派激進意識形態,如女權主義、環保主義。後現代馬克思主義否定客觀真理,導致學術界充斥「意識形態」而非事實。大學還不斷創造新學科,發明「種族研究」「婦女研究」「性別研究」等。這些學科否定美國傳統,

推廣道德相對主義和反傳統觀點。詆毀西方文明經典,稱其「種族主義」「性別歧視」。教科書和學術研究被左派壟斷,保守觀點被邊緣化。拜登政府還大力推崇「多樣性、公平與包容(DEI)」政策,以「公平」為名,實則通過身份政治、強制思想改造和降低能力標準,重現共產主義「階級鬥爭」邏輯。它製造分裂、壓制異見、犧牲學術,最終摧毀教育的核心使命。

2025年特朗普甫一上任就通過一系列行政令全面廢除聯邦政府中的DEI政策,稱其為「非法和不道德的歧視程序」。

1月20日,特朗普發布行政令《結束激進和造成政府浪費的DEI程序和優先權》,禁止DEI因素影響績效評估、招聘或晉陞,轉而獎勵「個人主動性、技能、績效和辛勤工作」。1月21日,行政令《結束非法歧視並恢復基於功績的機會》生效。把禁止DEI的政策擴展到私人部門,聯邦承包商須認證「不運行任何DEI程序」。

3月19日,國務院備忘錄《從外交服務中移除DEI》終止國務院的DEI戰略計劃、氣候調查和招聘配額,恢復「基於功績」的外交職位。這些命令由白宮人事管理辦公室(OPM)和司法部監督,教育部於1月23日執行,移除數百份DEI文件。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演講中表示:「我們結束了所謂DEI政策的暴政,不僅在聯邦政府,還在私人部門和軍隊。」OPM初步評估,截至2025年10月29日,該政策已使聯邦DEI職位減少約85%,節省約5億美元。

此外,特朗普於2025年3月簽署行政令《賦權父母、州和社區改善教育成果》,正式賦予美國父母一套「父母權利法案」。通過聯邦指導和資金激勵,將教育控制權從聯邦官僚移交給父母和地方社區,保護兒童免受「覺醒意識形態」(如DEI、批判性種族理論CRT和性別流動教育)的侵害,同時恢復傳統價值觀和學術優先。行政令還要求教育部在6個月內向國會提交全面報告,評估實施效果,並優先資助「傳統價值教育」。

特朗普的教育改革並非官僚調整,而是道德使命,將學校重新塑造成美德與智慧的堡壘,而非意識形態的戰場。這提醒人們,真正的教育注重傳統,滋養靈魂,通過培養謙卑和道德洞察力,學生們懂得運用常識和邏輯獨立思考,並虔誠尋求神的指引。

回歸憲政法治 政府服務於人民

列根:政府不是我們問題的解決方案;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高福利、高稅收、大政府、全民健保,這些如今人們已經司空見慣的社會形態,表面上光鮮亮麗,實則藏巨大隱憂,不僅拖垮經濟,造成巨額浪費;還導致政府對公民全面干涉,以及公民對政府過度依賴。這其實是在以「幸福生活」之名,行變種共產主義之實,帶來的社會弊病積重難返。

另外,美國社會各個領域整體左傾,政府官僚機構臃腫且效率低下,媒體為達到宣傳目的造假成風,影視業在潛移默化中摧毀道德底線,法律成了放縱犯罪的工具,非法移民大量湧入製造混亂,人群被瑣碎分化導致衝突不斷。短短幾十年,人們驚訝發現,溫暖的社區,安全的秩序,媒體的客觀,法律的公正逐漸都成了奢望。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伊始,便以雷霆之勢重啟對非法移民的全面打擊和邊境保護行動,兌現「讓美國再次安全」的承諾。從2025年1月20日就職當天起,他簽署行政令,啟動代號「極光行動」(Operation Aurora)的史上最大規模遣返計劃,撥款170億美元用於擴建邊境牆、ICE(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增員和軍事部署。

這項行動優先針對有犯罪紀錄的非法移民,包括毒梟、性犯罪者和黑幫成員,同時恢復第一任期的「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政策,要求庇護申請者在美墨邊境外等待審理,避免「抓了就放」的亂象。他還下令凍結「庇護城市」的聯邦資金,部署數千國民警衛隊和軍隊到邊境一線,並推動國會通過法案設定年度60萬遣返目標,重組ICE領導層,確保高效執行。

2025年11月6日,美國邊境巡邏隊指揮官博維諾(Greg Bovino)在芝加哥與警察交談,搜尋非法移民。(Scott Olson/Getty Images)
2025年11月6日,美國邊境巡邏隊指揮官博維諾(Greg Bovino)在芝加哥與警察交談,搜尋非法移民。(Scott Olson/Getty Images)

這些努力迅速見效,根據國土安全部和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的聯合報告,邊境非法穿越事件速降93%,9月份僅2.6萬宗,創下50年歷史最低紀錄;ICE逮捕超過48萬人,正式遣返51.5萬人,另有160萬人自願離境。2025年1月至8月,移民總人口下降200多萬,這是自1970年代以來首次年度下降。

另外,特朗普還在2025年1月簽署行政令,建立「政府問責辦公室」,調查聯邦機構腐敗(如FBI、CIA中的「深層政府」)。2月簽署「精簡政府令」,簡化法規,合併部門,解僱數千官僚;引入AI審計系統,提升效率。特朗普還重組情報機構,著力打擊「第五縱隊」(共產主義滲透代理人),並推動國會通過「反腐敗法案」,追究外國代理人(如中共間諜)。

特朗普曾承諾:「國家的強大力量再也不會被用來迫害政治對手,我們將在憲政法治之下,恢復公正、平等和公正的司法。讓法律和秩序回歸我們的城市。」他上任後的第一個行政令,正是授予國會事件(2021年1月6日)的被告特赦和減刑,這項行政令覆蓋超過1,500名被指控或定罪的被告。它是特朗普兌現競選承諾的開端,糾正拜登時代「司法武器化」的第一步。

特朗普還迅速重組司法部(DOJ)和聯邦調查局(FBI),切斷「深層政府」的腐敗根系。他授權聯邦干預高犯罪城市,根據司法部官方聲明,華盛頓特區在2025年前100天暴力犯罪率下降25%,兇殺案、搶劫和襲擊案大幅下滑,創下近年最佳紀錄。2025年6月24日至9月20日,FBI主導全國性反暴力犯罪與毒品打擊行動,行動覆蓋芝加哥、鳳凰城、邁阿密、新奧爾良等高犯罪城市,逮捕約8,700名暴力罪犯,繳獲2,200支非法槍枝、421公斤芬太尼(足夠殺死5,500萬人)和4.45萬公斤可卡因,解救557名兒童,提起2,100宗訴訟。

2025年10月15日,特朗普發布聲明公開宣戰毒品犯罪集團,承諾「將城市從毒品和暴力中解放」。他強調:「我們讓好警察重做警察,這不是表演,而是拯救生命。」

國土安全部數據顯示,自2025年1月起,全國兇殺案下降17%。FBI初步報告確認,2025年上半年暴力犯罪繼續加速下滑,城市如聖安東尼奧第一季度犯罪率大幅降低。這些努力不僅震懾「深層政府」,還讓城市街頭重現安全與秩序。特朗普用行動證明,憲政法治,並非空談。而政治的權柄,需要回歸到以傳統價值為基石的正道,正如特朗普所強調的:「我們崇拜神,而不是崇拜政府。」

回歸繁榮安定 開啟美國黃金時代。

特朗普:美國夢將很快回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繁榮興盛。

歷史一再證明,經濟的繁榮可以為人類帶來幸福,但經濟並不是孤立的存在。如果經濟發展路徑背離了道德的約束,就會導致經濟災難。當道德基礎被摧毀的時候,經濟的富足既不能給人帶來幸福,也不可能長久,更大的災難很快就會到來。

特朗普再度上任後,能否為美國經濟注入活力備受關注。他首先啟動「雙引擎」助力,進行減稅與福利改革。減稅方面,特朗普抓住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即將到期的窗口,在2025年推動國會通過《One Big Beautiful Bill》(OBBB),將公司稅鎖定在21%,並為美國本土製造業額外降至15%,讓企業把更多利潤留在國內用於再投資和加薪。他還將高稅州房產稅扣除上限從1萬美元提至4萬美元,讓中產家庭一年的收入多出2,100美元。

在福利端,特朗普沒有簡單地砍預算,而是精準切除「養懶人」的毒瘤。他在食品券和Medicaid計劃中嵌入每周20小時的工作要求,強迫有勞動能力的人從沙發走向工廠;同時拿出500億美元,把原來發給非法移民的福利轉投到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項目,讓數百萬美國人從「領救濟」變成「領工資」。

另外,非法移民的福利通道被一刀切斷,直接為納稅人省下每年1,350億美元(移民研究組織FAIR年度報告)。與此同時,特朗普把聯邦福利資金改為「塊狀撥款」交給各州,讓佛羅里達、德薩斯這樣的紅州可以複製成功的「工作換福利」模式,徹底打破華盛頓一刀切的官僚主義。這些政策落地後,效果立竿見影。經濟分析局(BEA)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GDP飆升3.8%,遠超預期,新增13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藍領崗位佔比最高,工資實際增長1.4%,跑贏通脹。福利依賴人口驟降,數百萬人重返勞動力市場,貧困陷阱被打破,美國夢重新點燃。稅務基金會評價這是「自列根以來最成功的稅改」。

特朗普在能源領域的改革,也是「美國優先」戰略中的耀眼一筆。他以「能源主導」為旗幟,終結拜登時代對化石燃料的圍剿,點燃一場覆蓋石油、天然氣、煤炭和核能的全面復興運動。從就職第一天起,特朗普就簽署行政令,成立國家能源主導理事會,統籌全國能源政策,廢除拜登時期對煤炭的禁令,重新開放墨西哥灣油氣租賃,並將核能審批周期從數年壓縮到數月。

特朗普於2025年2月14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成立由內政部長伯古姆領導的能源主導委員會。(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特朗普於2025年2月14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成立由內政部長伯古姆領導的能源主導委員會。(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2025年5月23日,他頒布核能振興行政令,為Oklo Aurora等先進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破土動工,首批十多個項目在全國落地,徹底打破了綠色環保主義對可靠能源的封鎖。這些舉措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歐洲加速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轉而加倍採購美國天然氣。美國與澳洲簽署15億美元天然氣協議,能源出口收入突破1,000億美元,戰略石油儲備重新填滿,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實現雙贏。

截至2025年10月,特朗普的各項政策交織發力,振興美國經濟。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統計,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美國製造業就業增長50萬;在第二任期開始的百日內,美國增加34.5萬個就業崗位。他用實際行動證明,回歸市場自由、抑制大政府福利依賴,方能讓繁榮惠及民眾。

在第二任期就職演說時,特朗普承諾要開啟美國「黃金時代」,從各項雷厲風行的舉措可以看出,他正在努力兌現承諾:引領美國歸回傳統,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這條路並非坦途,特朗普一人之力也顯然不夠。歸正人心,淨化社會,回歸傳統,重建信仰,找回與神的紐帶,這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意時刻」,那不必轟轟烈烈、驚心動魄,就在靈光乍現、善念升起的一刻,回歸的齒輪已然開始轉動。#

此文為【回歸】雜誌第二期文稿。

我們歡迎所有的志同道合者訂閱、推廣《回歸》雜誌。

《回歸》超連結:https://huigui.tuidang.org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