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的國家實驗室11月13日宣布,今年8月,美國空軍一架F-35A戰機成功攜帶並投擲了B61-12型惰性核重力炸彈(Inert Nukes)。這是美國罕見公開發布的核試驗狀況訊息。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於11月13日發布公告,公布了此次試驗,並提供了在內華達州托諾帕試驗場(Tonopah Test Range)進行的試驗照片和影片。惰性核彈是指沒有安裝真正核彈頭的炸彈。(看照片和影片點這裏)
作為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的「主力軍」之一的桑迪亞實驗室,從成立至今一直將國家層面的安全需求當作自己的最高使命。核武器研究,即確保美國核武器是安全、保險、可靠的,並且能夠為國家威懾力提供支持,是該實驗室的重點任務之一。
桑迪亞表示,此次試驗是與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NNSA)「聯合」進行的。來自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的空軍人員和飛機為試驗提供了支持。
標誌著B61-12性能評估的重要里程碑
公告寫道,這些於8月19日至21日進行的測試取得積極成果,F-35戰機成功攜帶並投擲了B61-12型核重力炸彈的惰性組件,標誌著該武器性能評估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NNSA和空軍於2020年進行了相關試驗,試驗一直持續到2023年10月,當時F-35戰機正式獲得攜帶核彈的認證。
最新進行的測試是庫存飛行測試,旨在確保核武庫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測試中,炸彈中的核部件被遙測設備取代,用於收集數據。飛行員演示了操作核武器所需的訓練和程序。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發布的消息稱:「8月份的測試是唯一一次在F-35飛機上進行的B61-12庫存聯合測試組件飛行測試,鞏固了飛機、機組人員和武器系統在任務中的端到端可靠性。」
聯合測試組件是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對非武裝飛行測試單元的稱呼。
B61型核武器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服役,並於2024年完成了一項旨在確保這些炸彈至少還能使用20年的延壽計劃。
在真實綜合環境下 驗證B61-12的環境要求
桑迪亞公告還寫道,這並非此次測試中唯一的重大突破。該系列測試還包括首次在聯合測試組件交付F-35飛機前對其進行熱預處理,從而驗證B61-12在綜合實境下的環境要求。庫存飛行測試旨在支持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實驗室的年度評估,並檢驗作戰人員的能力。
「這些B61-12 F-35A庫存飛行測試和系留飛行測試(captive carry flight test),是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以及其他眾多機構參與人員大量規劃和努力的最終成果。」桑迪亞國家實驗室B61-12和B61-13項目監督負責人Jeffrey Boyd在公告中表示,「這些測試標誌著B61-12飛行測試監督範圍在一年內達到最大規模,也是在可預見未來任何一年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正在研發B61的下一代型號——B61-13。
美國空軍和NNSA定期進行核武器運載系統的測試。在特朗普總統暗示美國將恢覆核武器試驗後,人們對核試驗的關注度近期激增。
在11月2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播出的採訪中,特朗普表示,中俄正在進行地下核武器試驗。11月5日,特朗普總統再次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美國應該「在平等基礎上」進行核試驗。
總統並未提供具體細節。能源部長賴特(Chris Wright)後來澄清,這些試驗的重點並非核爆炸,而是「核武器的其它組成部份」。11月5日,美國空軍進行了一次未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試射。#
(本文部份參考了《空天力量雜誌》的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