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道指,大陸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Vehicles,俗稱城投公司)近期在香港透過「枱底回佣」方式向投資者提供未披露的額外回報,令名義票息僅8%的債券,實際報酬可高達16%,涉嫌違反香港債券定價及銷售規範。
報道指出,今年第二季約有數十家LGFV在港發行合計33億美元債券,其中約三分之一涉及隱性收益安排。
知情人士透露,部份城投因財政吃緊、境內融資受限,轉赴香港募資,並透過折價出售及支付「顧問費」方式提高實際回報。
例如,投資者以93元向銀行購入面值100元、票息8%的債券,再由發行人向銀行支付7元「顧問費」,令實際回報由8%躍升至約16%。此類手法已被大陸全面禁止,但部份城投卻將模式移植香港。
事件凸顯大陸地方債務壓力難解。彭博社指,儘管北京去年推出10兆元人民幣紓困計劃,仍未能舒緩部份弱勢省市的財政緊張。河南、山東等地的LGF因票息不足以吸引買家,遂以額外回報換取資金。
例如洛陽高新創匯集團財務惡化且曾出現逾期,為成功出售8%債券,銀行向特定投資者私下承諾總回報16%,該批債最終售罄,但上市首日收益率已飆至15%。
消息人士更點名,濰坊海洋投資集團、魯南棗莊經開投資公司及鄒城聖域文旅集團等亦採用類似安排。
彭博形容,參與此類交易須透過地方國企人脈或熟識的銀行家介紹,承銷方常藏身於境外架構後,交易邀請往往以微信或電郵代號傳送,極不透明。
香港證監會回應彭博表示,債券折讓及手續費必須在官方文件中列明,任何私下支付的「隱性回報」均屬違規,當局會對未遵守行為準則的持牌機構採取監管行動。
市場人士分析,弱勢城投因缺乏商業可行性,難獲國際投資者青睞,只能支付高昂融資成本吸引投機性資金,反映城投債風險已外溢至離岸市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