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宏福苑5級大火的死亡人數增至128人,包括108人被當場發現身亡,已經移送出現場,4人送院後不治,現場並發現16具燒焦的遺體仍然在大廈中。有79名人受傷,包括12名消防員。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28日)表示,不排除之後警方搜索時會發現更多燒焦遺體。128名死者中,39名已經確認身份。餘下的遺體有一半在單位內找到,相信稍後能辨認身份,餘下40多具遺體要再確認身份。
火警期間,警方接獲467個失蹤人口救助個案,當中部份重複,當中有39人已經死亡,35人在醫院,110人情況安全;另200多名人士情況未明,包括89具未能辨認的遺體。
鄧稱初步化驗棚網後,發現合乎阻燃要求,但包圍大廈的發泡膠板高度易燃。初步資料顯示,起火地點在宏昌閣低層的圍網,並燃燒圍起玻璃窗的發泡膠板,令火勢迅速蔓延至其它樓層,短時間內波及宏福苑其它6座大廈,令其它大廈的發泡膠板著火,使玻璃爆破,令單位室內起火,引致災難。高溫令竹枝起火,燒斷的竹枝飛墜引發其它樓層著火。但是正式起火的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鄧解釋滅火的困難,指火勢蔓延迅速,高層棚架掉落阻礙緊急車輛的大廈出入口,阻礙消防及其旋轉台;現場高溫大約甚至超過500度;樓宇空間狹窄,限制工作人手數目,單位的雜物多,亦有阻礙。個別單位溫度高,故有死灰復燃現象。
現場已經已完成滅火及救援工作,消防正儘快為火場降溫。降溫後,會交由屋字署檢查,確認安全後再安排警方蒐證。會確保調查人員及樓宇安全,希望「早一日,得一日」解封現場,予市民重返樓宇。
他稱,早前拘捕的3名工程公司的人士,仍然被扣查,警方正尋求律政司的緊急法律意見。
鄧又感謝消防處及消防員日以繼夜工作,但留意到有人質疑消防處工作,他認為對消防員非常不公道。
被問到如何看是次災難被指是「人禍」,鄧回應政府的工作組會解說。
8座大廈火警鐘不能有效操作 消防將執法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指,今早10時18分已經完成滅火救援及搜救工作,處方一共出動391架次消防車輛,185架次救護車,2,311名消防及救護人員參與滅火救援行動,共12名消防員受傷,一名消防員在深切治療部,有熱衰竭的症狀,亦有消防骨折及吸入濃煙。駐守沙田消防局的消防員英勇殉職。
另外,消防昨日檢查發現屋苑8座大廈的火警鐘無法有效操作,將會對消防設備承辦商採取執法行動。他補充,消防系統沒有關閉,但火警鐘沒有聲響。
楊恩健強調,樓梯及窗門位置的發泡膠板易燃,令火警蔓延快,令不同單位著火。
網上有言論質疑消防員的行動,包括為何不用直升機協助救火、為何不用更高的100米雲梯車、未有用無人機滅火等等。楊恩健解釋,如用直升機在樓宇上空投擲水彈,水不會落入火場內,只會淋去大廈外圍。當直升機駛近樓宇,會產生大量空氣,令火警蔓延得更快更大。現時消防用56米雲梯車,使用前者需要寬闊的通道固定基座,現時緊急通道的要求是6米闊,使用100米雲梯車要10米,香港大部份道路不能使用。至於無人機,楊回應此仍然試驗中。現時無人機滅火喉的直徑遠少於現時用的消防喉,用無人機並非有效做法。
楊恩健又表示,跨部門的專責小組已經成立,將會調查火警起因、蔓延快速成因,及造成重大傷亡的原因。
消防處副處長(行動)陳慶勇表示,已經爆破逾1,800個單位搜索,確保沒有人被困。部份單位有死灰復燃。
警最快今入內調查 料需時3至4周 事件交死因庭處理
警務處署理處長簡啟恩表示,警方在大埔社區會堂設辨認處,供家屬辨認遺體相片。完成初步辨認後,會安排家屬進行正式遺體辨識程序。警方又會調動災難遇害者辨認組,希望在短時間內有系統地辨識遇害者身份。
他指大廈部份位置仍超過200度,加上火災後裏面環境惡劣,不少物品倒塌令空間狹窄。
當警方完成搜證後,警方會立即解封大廈,讓居民回到住所善後。他強調,警方極度重視火災,會將案件交由死因庭處理。另外,在現場條件許可下會作多方位搜證,預計整個過程需3至4星期。@
--------------------
向每位救援者致敬
願香港人彼此扶持走過黑暗
--------------------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