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向來是多元民主社會大忌。例如2018年英國爆發「疾風醜聞」,大量牙買加合法移民遭英國政府扣押、遞解出境、被拒絕再入境,事件經《衛報》揭發,社會譁然,內政大臣引咎辭職。補鑊措施包括將6月22日定為「疾風日」,紀念其中最早一艘牙買加移民船,英國入籍試亦會以此擬題。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我以為官方教育再離譜也不敢染指種族主義。但我錯了。

6月26日教育局發出通函,向全港中小幼推介「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六載音樂錄像」,十八區各選一間小學分別錄制,局方將各校精華片段剪成合輯,「供學校在 7 月 1 日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或前後的上課日於舉辦慶祝活動時播放,讓教師、學生及家長欣賞。如適合,亦可安排參與合唱。」

該局選了甚麼歌?羅大佑《東方之珠》,國語版(當然咯,回歸哪能用粵語版)。

通函謂該歌「描述璀璨動人的香港景色,尤其是五光十色的絢爛夜景,在萬家燈火的映襯下,像一顆耀眼的明珠。」的確,歌詞有「月兒彎彎的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等美句。然而,當中一句「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放在同一段「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脈胳便很清晰:作為五千年文化祖國的一員,黃皮膚香港人將擺脫白皮膚統治者,回家了。

作為流行曲無所謂,八、九十年代黃皮膚反殖成功的確會有人慶祝。然而,作為官方慶回歸歌曲,則等同於教育當局宣揚膚色種族主義。當局有否考慮過:第一,西力東漸以前,中國人認為自己是白皮膚,「黃皮膚」概念乃舶來貨,故凡自稱黃皮膚者,乃用了帝國主義種族觀而不自知。第二,中華民族56個民族,不少皮膚非黃,例如維吾爾族人有些保留了高加索血統,藍眼棕髮白皮膚。若愛國教育執意採用「黃皮膚」說,便等於要將這些兄弟民族分裂出去,顛覆政權。第三,若教育當局僅要求學生歌頌黃皮膚,香港還有資格繼續當「國際城市」嗎?

若官方教育活動含黃皮膚元素已屬荒謬,更荒謬的還在後頭。十八間參與學校,有若干招收非華語學生,例如寶覺小學和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它們派出了不少印巴藉學生參加拍攝。潮流興ChatGPT,我好奇問它,「印度人是黃皮膚嗎?」它說:「不是。使用『黃皮膚』這樣根據膚色的術語對印度人或任何族裔群體進行分類並不準確、不恰當。這用語已經過時,具冒犯性,並使陳規定型觀念繼續根深蒂固。」它是在回答我的問題,還是訓斥教育局?

甚至有學校派出金髮白人學生,一齊高唱「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有趣的是,教育局照單全收,上載官網。這是學校在搞李家超所謂「軟對抗」,還是教育局搞「顏色革命」,甚麼顏色的學生都要以黃為宗?

也許,教育局仍有知恥之心,知道種族主義教育不好,所以錄像只能在香港及中國收看;在其它地區瀏覽,會顯示「本網頁內容未能提供予你所在的地區」,以免家醜外揚。◇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