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大公投案都遭否決,學者認為,台美互動持續維持熱度,台灣將有更高機率加入美國推動的印太經濟架構。國際關係學者指出,有助CPTPP會員國支持與認可台灣提出的入會承諾。
反萊豬公投否決 學者:助台參與美印太經濟架構
據中央社報道,台灣四大公投結果12月18日晚揭曉,反萊豬公投案未達495萬6,367張同意票門檻、遭到否決,投票結果為不同意票413萬1,203張、同意票393萬6,554張;學者普遍認為,對台美關係有正面效益。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指出,美國一定會正面肯定台灣,並在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下,強化台美合作關係、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資深副行政總裁李淳、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認為,台美關係將維持現有熱度,從今年6月重啟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上個月召開的第2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到日前宣布成立的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應該都會持續舉行。
此外,美國原先側重印太地區的外交與軍事,現大幅提升經貿比重,預計明年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內容將談及供應鏈、物流等議題;李淳表示,公投沒有通過,台灣加入機率很高。
張建一認為,相較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有些會員國親共、有些挺美,台灣能否加入、仍存在變數,但台灣一定會進入印太經濟架構。
李淳認為,印太經濟架構的會員國與CPTPP會員國重疊性高,可能會有日本、澳洲等國,台灣若在其中,形同美國間接替台灣創造平台,讓台灣與CPTPP會員國有更緊密的對話,有助台灣成為CPTPP的一員。
不過,目前台灣禁止進口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將會是加入CPTPP的挑戰之一。李淳指出,福島食品與含萊克多巴安豬肉議題相似,建議政府應歸納民眾在反萊豬案投同意票的理由,理解國民的擔憂並汲取經驗處理。
李淳進一步說,反萊豬案的不同意票超出同意票非常多,代表台灣整體社會相當成熟,不會被單一面向的利益或議題綁架,像是只在乎食品安全、其它面向全不關注;他認為,這次的結果顯示,民眾已能在食安與國際貿易空間所帶的利益中,找出平衡點。
張建一也表示,他要特別肯定台灣公民意識提升、擴大國際視野,因為公投沒通過,代表台灣民眾看得更長遠,重視國家整體利益。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哲全對中央社記者表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目前未必視台美經貿議題為優先處理的項目,如今反萊豬公投未過關,等於是向世界宣告,台灣政府的政策具持續性及可信度,美國將更信任台灣。
可能會連結到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是日本福島食品進口議題。台灣政府今年1月開放美國萊豬進口以來,沒有任何一批進口豬肉檢出萊克多巴胺。反萊豬公投未過關,反映了民眾對於政府依據科學標準嚴格把關的信任。
他說,萊豬進口與否與日本福島食品解禁雖沒有必然關聯,但福島食品解禁議題拖延已久,且大多數國家已在兼顧民眾健康與科學證據下做出判斷。為爭取進入CPTPP,政府應該站在穩健的基點,為談判多年的福島食品尋求解套。◇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