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之前,剛好趕得及看齊10套候選最佳電影,在自己的Patreon,排序了喜好。首選,是巴西電影《我生如是繼續》。

當然知道是冷門,別說要贏《阿諾拉》或《粗獷派建築師》,就算要贏過《毒王女人夢》成為最佳國際電影,也不容易。結果,任你賽前大熱好,拿了最多提名也好,女主角陷入歧視醜聞,自然連累作品成績。終於讓《我生如是繼續》跑出,拿了個安慰獎。

看完電影之後,第一個反應,是不知道電影有沒有機會在香港上畫呢?不是沒有叫座力,也不似另一候選電影《Nickel Boys》,被串流平台引入上架,是情節太易踩中紅線。改編自真人真事:在巴西軍方獨裁統治的時間,即70年代,一位公務員,突然在家被軍人帶走,自此不知所蹤,太太及其中一名女兒也無法倖免,曾經被秘密囚禁。要足足等到25年之後,巴西已變成民主國家,那位太太才真真正正得到政府確實丈夫的死訊,親手收到死亡證明文件。

奧斯卡影后之戰,一直被形容是狄美摩亞與麥琪麥迪遜單打獨鬥。給我選擇的話,我揀來自巴西的費蘭達托莉絲。看她為尋找夫丈下落而忐忑不安,獨力照顧5位子女,既想守住秘密又知道真相不能封鎖太久,已經感動得難受。到臨近結局,看到她接到死亡證明文件後,似笑似哭,簡直讓我有種想跳入螢幕給她一個擁抱的衝動。我不能說費蘭達托莉絲的演技比起狄美摩亞或麥琪麥迪遜更好,高手過招,勝負只在毫𨤳之間。我只能說,作為一位成年香港男性,沒有容顏焦慮,又沒有妄想娶個有錢人一夜致富,《我生如是繼續》能夠打動我的程度,遠超《完美物質》或《阿諾拉》。

這正是我擔心電影無法順利上畫的主因。電影完美地示範甚麼叫白色恐怖:執法機構用含糊的理由解釋決定,到無法再自圓其說,便索性豁出去撒賴,一味拖字訣。女主角知道丈夫死訊,純粹從非官方渠道道聽途說,沒有辦法向任何單位追討任何責任,也沒有甚麼真相大白之類的解脫,只不過為了生活,不可能不盡力地逼自己接受現實,假裝若無其事假裝一切安好。

更恐怖,是電影外的世界。例如,有小女孩因為醫療失誤致死,父親一路用盡所有方法尋找真相,好讓自己安心,也讓女兒瞑目。然後,你會看到,有其他花生友,會認為父親已經得到賠償啦,為何還要死咬不放,收了錢不是等於要收聲嗎?何必太過執著?根本助紂為虐。

還好,電影之前在國際電影節總算公映過,雖然沒有高規格的宣傳與發行,但總算未成為禁片。拿了大獎後,聲價百倍,以為可以按照傳統在戲院登場?能夠在某串流平台上架,也很難得了。我不是說有機構會白紙黑字話巴西電影也有危害安全的風險,我是說有太多人為求安全自己早早替自己設限,感覺到有少少不確定性也情願放手不理,不求有功但求明哲保身。這正是《我生如是繼續》入面,極權獨裁統治者到處軟禁異見人士想做到的效果。很少推介電影,因為我的口味不代表其他人的口味,這套不同,這套真心想多些人會欣賞得到。◇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