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不僅是修煉的一環,如今許多人也透過冥想練習來紓解壓力。然而,「蓮花座」這類盤腿姿勢,如果練習方法不正確,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尤其是引發膝蓋疼痛。打坐時怎樣預防膝蓋損傷?關鍵在於打開你的髖關節。

打坐可以分為散盤、單盤及雙盤,蓮花座屬於雙盤,它也被應用於瑜伽姿勢。澳洲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研究,收集了2,567名瑜伽練習者的回應,並分析了與瑜伽姿勢相關的傷害比例。結果顯示,最常導致傷害的動作前三名,分別是頭部倒立約佔7.4%、肩部倒立約佔6.3%、單盤與雙盤約佔5.3%。

打坐為何膝蓋痛?

打坐前若能放鬆髖關節,可以有效減少膝蓋壓力與受傷風險,這與人體結構息息相關:

髖關節屬於球窩關節,擁有較大活動範圍,可以進行多方向旋轉;但膝關節屬於鉸鏈關節,只能做伸展與屈曲,無法自由旋轉。

當髖關節不夠靈活,卻勉強將雙腿盤起來時,膝蓋就會被迫增加扭轉角度,導致內側軟骨與半月板受到摩擦,久而久之便會引發疼痛。因此,在打坐前提升髖關節的靈活度,能有效減少膝蓋的代償壓力。

盤腿前三招打開髖關節

下面分享三個運動,幫助展開髖關節,讓你安全地進入打坐姿勢。

1.蝴蝶撐

蝴蝶撐
蝴蝶撐

Step1:坐姿,雙腳腳底板相對,雙手輕拉腳掌,儘量靠向身體方向。

Step2:坐正,背部挺直,將兩側膝蓋往地板方向壓。

蝴蝶撐變化型1:

維持背部挺直,身體向前趴低,儘量不要駝背。

蝴蝶撐變化型2:

雙手放在身後,大腿發力,將膝蓋合起再打開。

2.青蛙腿

青蛙腿
青蛙腿

Step1:跪姿,雙膝向左右張開,儘量讓雙腳腳底板相對,膝蓋分開的幅度能多大就多大。

Step2:腹部慢慢向地面貼近,保持20秒。

3.弓步轉胯壓腿

弓步轉胯壓腿
弓步轉胯壓腿

Step1:一腿向前跨成弓步,後腿打直。

Step2:後腿小腿及腳面貼地,將身體重量向前壓。

Step3:將呈弓步的小腿外側貼地,後腿的膝蓋儘量轉向身體外側,身體向前趴向地面。

一招增加關節滑液

膝關節平時包覆於關節囊中,關節囊內側有滑膜細胞,可以分泌滑液,提供軟骨營養並代謝廢物,為膝關節內部帶來潤滑效果,有助於修復膝蓋關節。

日本知名骨科醫師巽一郎(Ichiro Tatsumi)在著作《用到100歲的膝蓋》中推薦練習「擺盪小腿體操」,能讓關節囊伸縮,促進關節滑液分泌。

他建議坐在椅子上或床邊,雙手握住大腿到膝蓋之間的部位,放鬆腿部自然下垂,用手腕的力氣去擺盪小腿,讓膝關節活動,可以緩解膝蓋疼痛,增強膝關節健康。◇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