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前日(2日)在報道和社評提及,有立法會議員和酒吧業界擔心嚴厲控煙會打擊酒吧生意,可能令旅客對來港卻步。醫務衞生局昨晚(3日)發出新聞公報批評《星島日報》報道「內容失實」和「誤導公眾」。星島新聞集團今日(4日)對政府的反應表示「極度遺憾」,稱所有公共政策都必須經過充份討論,允許持分者表達不同意見。

醫衞局計劃於本月底就「控煙十招」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星島日報》前日報道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雖然同意「控煙十招」的部份內容,但不同意政府將果味煙加味煙的產品禁絕,因影響旅客來港意欲。邵稱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沒有禁果味煙的做法,而如果香港市民完全沒有選擇權,令人不明所以;又引述有不少朋友稱,若禁止旅客攜帶19支加味煙入境,將不選擇來香港,又相信不少港人可能因而去深圳消費。

昨晚9時26分,醫衞局發出新聞公告指,對報道「內容失實」和「誤導公眾」表示遺憾。當局表示控煙措施已充份考慮旅遊業的情況,不會影響旅客訪港意欲,反而能讓市民和旅客均可享受更清新的環境,增加香港的吸引力。

醫衞局舉例,香港從2022年4月起已禁止進口另類煙,包括電子煙、加熱煙等配件。但禁令實施3年以來,本港旅遊業不但沒有受影響,去年的訪港旅客人數更已回復至疫情前水平,而經陸路邊境管制站的旅客人數更超越疫情前水平。另外,泰國和新加坡亦已禁止另類煙,並不見其旅客數字受到影響。當局批評《星島》文章「完全漠視事實」、「刻意遺漏」和「誤導公眾和旅客」

今日,星島新聞集團反駁,稱相關報道及評論旨在如實反映議員及業界關注,提出問題讓社會討論,並認為這些關注值得尊重,也值得政府深入研究。集團深信,但凡公共政策都必須經過充份討論,允許持分者表達不同意見,才有助政策制定趨向成熟,並體現言論自由核心價值。

《星島》就事件向邵家輝查詢,邵強調香港是言論自由社會,任何人皆可表達意見,作為致力推動經濟發展的議員,理應把正反理據鋪陳,讓公眾知悉。他希望政府任何政策均需要平衡社會不同聲音,而非只接受單方面的意見。

曾任職傳媒界和食衞局(醫衞局前身)政治助理的立法會議員陳凱欣亦回應指,局方指控未免過於嚴重,如實報道引述受訪者擔憂,即使想法與政府不一致,亦不應被批評為失實或誤導。@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