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莫齊(Leila Hormozi)是一位美國伊朗裔企業家、投資家和慈善家。其職業生涯始於健身行業,如今已成為企業擴展和管理方面的專家。
她在29歲時與丈夫成功出售其聯合創辦的企業,當時淨資產已達到上億美元。如今,她與丈夫經營聯合創建的控股公司acquisition.com。
霍爾莫齊在不到30歲時就獲得了很多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和身家,然而,她並非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擁有大量資源的天之驕子,而是一個來自破碎家庭、背負著成長傷痛的普通人。那她是如何逆轉自己的人生的呢?
迷失與回歸
霍爾莫齊9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她自此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然而,她的媽媽離婚後開始吸毒酗酒,給她製造了一個十分惡劣的成長環境。母親會時不時離家出走,有時會消失一個星期,霍爾莫齊不知道媽媽在哪裏,又不敢告訴任何人,因為怕別人聯繫兒童保護服務機構。她表示自己那時生活在無休止的極度焦慮與不安中,被迫從小就承擔起照顧自己和母親的責任。
10歲時的一天,大約凌晨3點她自己坐在家中,一邊等待多日沒有回家的母親,一邊不停地撥打母親的電話,希望知道她還活著。
在撥了約10通電話無人接聽後,她放下電話,知道母親是不會回應的。她在接受自媒體採訪時說:「我記得當時我在想,我無法改變我的媽媽。我無法改變我的媽媽,但我可以改變我的現狀和生活。」
「在那一刻,我記得我做了一個選擇,那就是,我的餘生將彌補這一切的缺憾……我想成為一個激勵者,激勵那些有類似遭遇的人。我不知道這想法從何而來,但這就是我腦海中閃現的第一個念頭。」
然而,幼小的她在那時能改變的事情很少。15歲時,母親試圖在她面前自殺。此後,霍爾莫齊變得麻木。
混亂艱辛的童年令霍爾莫齊陷入黑暗的漩渦。她在離開家讀大學後,開始變得憤怒,為了逃避負面情緒,她像母親一樣吸毒酗酒,最後導致她在18個月內6次遭到逮捕。她為此感到恥辱,但不知如何跳出惡性循環。
她最後一次被捕是因為她酒後昏倒在別人家的露天平台上。警察將她帶到了父親家。
第二天醒來後,她發現在父親家,知道情況不妙。她下樓時看到父親,他眼含淚水,告訴她說:「我不會試圖改變你,我也不會試圖告訴你不該做這些事,因為你已經獨立了。但我想說,我認為你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可能會害得自己失去生命。」
從她敬重的父親口中聽到這些話,令霍爾莫齊內心沉痛且憤怒,她對自己放任自流的行為感到憤怒。
「我讓所有這些負面想法和感受主宰著我,控制著我,而不是學習如何駕馭它們,把它們當作工具,去創造我一直想要的生活。」
她突然想起,10歲那晚她獨自坐在家中,心中立下的志向: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激勵他人的人。
她當晚回到自己的公寓,胸中充滿怒火。她在Facebook上發了一個帖子,宣布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不再參加任何派對,並離開社交媒體。發了帖子後,她和朋友斷了聯繫,然後全心身投入學習和自我提升,以成為年幼時就憧憬未來的自己。
她開始聽羅賓斯(Tony Robbins)和羅恩(Jim Rohn)等成功人士的演講和訪談,閱讀《富爸爸・窮爸爸》等書籍。她知道自己需要先改變自己的思想,以消除在成長過程中,社會和其他權威人士灌輸到腦中所有錯誤的思維方式。
助力成功的三大工具
霍爾莫齊在其自媒體頻道中分享了用來給自己洗腦,幫助她從惡性循環到直線上升的三大工具。
1 想像消極的後果
霍爾莫齊表示,幫助她的第一個工具是消極想像(negative visualization)。很多人喜歡問自己:「為甚麼我這麼胖?」「為甚麼我不能成功?」「為甚麼我這麼差勁?」霍爾莫齊認為,這些是徒然無效的問題,只會導致徒然無效的答案。
拿減肥這件事舉例子,她會問自己:「如果我繼續這樣下去而不改變,五年後會是甚麼樣?」她在兩年半的時間裏體重增加了85磅,按照這個速度,五年後體重會達到500磅。
想到這,她覺得除了改變別無選擇,因為不改變的後果令人畏懼。「不是我想改變,而是我害怕不改變。」
霍爾莫齊認為,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就是學會如何利用消極因素。想想放任自己的後果,利用腦海中那令人恐懼的的畫面來激勵自己走向真正想要的未來。
2. 提高挫折容忍力
霍爾莫齊說自己之前用食物、酒精、毒品和逃學等來麻痹自己,是因為不想面對挫敗感和負面情緒。她對挫折的容忍度很低。
然而,研究表明,那些實現了遠大目標的人,他們的挫折耐受力非常高。為了實現目標,他們能夠忍受他人不想面對的想法和感受。
霍爾莫齊自己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成功是痛苦的,贏得比賽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在成功之前的整個過程非常艱辛,你在一遍又一遍地做著艱難的事情,一直處於不舒服的狀態。但這也是你會贏的原因,因為你願意將自己投入那樣的狀態。
這也是為甚麼很多人在成功出售第一個生意後,就鮮有成就,那是因為他們不願再經歷那種痛苦的過程。
霍爾莫齊表示自己已被迫學會喜愛這不舒適的過程,也學會坦然面對自己負面的情緒。
在感到挫敗時,首先她會接受而不是試圖擺脫憤怒、焦慮、沮喪和悲傷等情緒。她會給這些情緒貼上標籤,承認自己有挫敗感,然後圍繞這種情況創建實事求是的心理暗示。
比如,在自己超重85磅時,她不會像一些人鼓勵的那樣,自我催眠說:「我是一個美麗、自信和纖細的女人。」
相反,她會對自己說:「我可能會感到焦慮、飢餓和孤獨,但只要我足夠努力、足夠堅持,我就能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3. 證明自己的想法是錯的
由於痛苦的成長經歷,霍爾莫齊的腦中每天都會冒出質疑自己的負面想法,她此前也多次經歷驚恐發作(panic attack)。
她表示,在大半生的時間裏,她都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自己,認為這些想法是真實的,有意義的。然而,如今她意識到,一個人腦中的想法並不等於事實,情感也不等於指令。
再回到減肥的例子,如果她因為強烈的情緒和急速的思緒而不知如何是好時,會在腦中與自己對話,證明自己的想法是錯的。
如果一個想法冒出來:「我很胖,我永遠都瘦不下來。」她會問:「這是真的嗎?絕對真實嗎?」答案是:「這不是絕對真實的,因為我還沒有嘗試過所有的減肥方法。」
她還會問自己,這種「永遠瘦不下來」的想法令自己感覺如何?答案是氣餒、沮喪、焦慮、抑鬱。那麼,這種想法有用嗎?也許不是。
最後她問自己:「如果我不相信這個想法,會怎麼做?」答案是:「我可能會更加努力。我真的會出現在健身室,不會覺得自己就像個死胡同,沒有任何努力的意義。」
她鼓勵大家在面對負面想法時,要據理力爭,證明這些想法是錯的。
如今,霍爾莫齊已學會打破想法和行動之間的聯繫,從負面想法中抽離出來,只關注按照計劃,採取引向成功的行動。
消極想法及情緒並非壞事
霍爾莫齊總結說,人們習慣用消極的想法和情緒作為不採取行動的理由。在生活中,我們都被洗腦,認為負面想法和情緒是一件壞事。然而,世界上成功的那1%的人知道這恰恰相反。他們實際上是在利用這些消極的想法和情緒作為燃料,來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如今回首自己的人生,霍爾莫齊感恩自己經歷的一切,因為這些經歷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她認為,任何願意採取引向成功的行動的人都能獲得成功,你只需要採取行動。
當你感到恐懼時,請記得:「恐懼只有一英里寬,一吋深。」(Fear is a Mile Wide and an Inch Deep)當你終於採取行動,踏入你腦中如海洋般深的恐懼之地時,卻發現那只是一個小水坑。#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