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修訂《食物及藥物(成份組合及標籤)規例》(第132W章),禁止銷售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含蒟蒻的小杯果凍產品,並要求所有含蒟蒻成份的預先包裝果凍產品標示防哽噎風險警告字句。

修例源於2024年底死因庭審理一名女童因食用小杯裝蒟蒻果凍窒息死亡的案件。當局表示,日本曾在1995年至2008年間發生54宗因蒟蒻哽噎事故,導致22人死亡。本港暫未有類似統計數據。

食物安全中心調查發現,本地市場約有80個品牌果凍產品,當中僅9個(約8%)因尺寸不符新例而需禁止銷售。業界可調整包裝大小以符合規管要求。標籤方面,新例將要求所有含蒟蒻果凍產品標示「注意:勿一口吞食,長者及兒童需在監護下食用」。

標準方面,政府參考澳洲及馬來西亞的做法,訂立45毫米以下的高度或寬度作為風險界線,認為較大包裝的蒟蒻果凍因須用匙羹食用,風險較低。

議員關注是否需規管其它食物如墨魚丸、珍珠奶茶、軟糖等。食安中心指,蒟蒻果凍較難溶解,進食時容易造成哽噎,相較之下,一般啫喱較易溶化。當局表示,墨魚丸、魚蛋、提子等亦有潛在風險,建議市民慢慢咀嚼,但暫未納入規管範圍。條例預計於2025年年中刊憲並提交立法會審議,修訂條例6個月後生效,標籤要求則於12個月後實施。@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