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連續第六年未見大型五一勞動節遊行,社民連在今日(5月1日)到政總外抗議,批評特區政府在「愛國者治港」體制下持續漠視勞工權益,即使工聯會聲稱以「更有效方法」推動勞工議題,勞工待遇卻未見實質改善。

社民連發表聲明指,今年五一有數項被建制工會標榜為「成功爭取」的成果,包括最低工資上調至每小時42.1元、取消強積金對沖正式落實、以及《僱傭條例》下「連續性合約」規定(俗稱「418」規定)的工時門檻擬修訂為「468」方案。但他們強調這些成就來之不易,乃工會與民間團體多年來爭取的結果,部份更經歷超過十年討論,成果亦充滿漏洞。

聲明批評,最低工資時薪僅得42.1元,折合月薪約8,756元,遠低於就業貧窮線11,250元;強積金對沖雖然取消,但是劃線前的僱主供款仍可對沖。「468」制度亦恐遭僱主鑽法律漏洞,改用「467」迴避義務。

政府代表接信。(蔡文昕/大紀元)
政府代表接信。(蔡文昕/大紀元)

此外,社民連關注輸入外勞對本地就業的衝擊,指零售、飲食及建造業失業率皆高於全港平均水平,卻成為輸入外勞「重災區」,批評政府厚此薄彼、犧牲基層勞工。

聲明亦分析中美貿易戰升溫對香港經濟構成重大壓力。社民連指出,香港作為細小外向型經濟體,長期依賴中美貿易維生,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本地產業如物流、金融、旅遊等均首當其衝,基層勞工即使保住工作,也未必保得住收入。

社民連質疑香港政府除「加入罵戰」,未見有關打工仔的預測與政策分析,令人擔心經濟放緩與債台高築雙重壓力下,基層勞工將更難以為繼。

在五一勞動節之際,社民連提出七項訴求,要求特區政府正視勞工權益:

  1. 實施全民普選,恢復集體談判權,保障勞工的公民與勞動權利;
  2. 參考樂施會建議,將最低工資調整為每小時$61.5的「生活工資」,並取消「418」制度;
  3. 停止輸入外勞,改善待遇,加強本地勞動力培訓;
  4. 訂立標準工時及失業援助金,保障生活基本質素;
  5. 儘快立法保障工業安全;
  6. 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增建長者及殘疾人士院舍;
  7. 停止「明日大嶼」與「北部都會區」計劃,以《收回土地條例》發展囤地,興建更多公營房屋。@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