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近期出台新政策,加強對留學生簽證的審查,引發廣泛關注。新規將簽證撤銷作為可立即驅逐的依據,不僅影響留學生身份,也對在美華人社群帶來深遠影響。專家提醒,在美華人應謹慎言行,切勿與中共立場掛鈎,以免觸碰政策紅線。
美國新政 華人言行受關注 專家警告遠離敏感政治表達
根據4月28日美政府提交法庭的文件,ICE已將「簽證被撤銷」列為可立即驅逐的理由。這一變化不同於以往政策,即使學生簽證被撤銷,只要合法入境,美國移民局通常仍允許其繼續就讀,直至離境時重新申請簽證。
這一政策成為德州留學生帕特爾(Akshar Patel)訴訟案件的核心。帕特爾因2018年一項已撤銷的魯莽駕駛指控,被列入聯邦調查局管理的國家犯罪訊息中心(NCIC),其學生身份被ICE中止,儘管後續恢複合法身份,他仍尋求法院保護以避免未來遭驅逐。
此事件揭示出即使當事人無罪,任何刑事記錄或涉案訊息仍可能成為ICE介入的理由,引發國際學生社群的不安。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教授葉耀元對《大紀元》表示,目前美方通過犯罪紀錄及社交媒體監控評估外國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尤其關注來自中共統治地區的華人。他警告,儘管目前尚未見中國大陸人士因親共言論被驅逐,但若美中關係持續惡化,此類言行極可能被視為安全風險。
居住美國的部份華人透過網絡平台發布誇大或虛構的美國負面言論,以博取流量,未來這類行為也可能成為執法重點。葉耀元提醒,在美外國人應明確區分「言論自由」與「煽動行為」的界線。雖然美國保護公民表達意見的權利,但該自由並非無限制,任何言論若涉及支持恐怖主義或明顯損害國家利益,均可能觸法。
此外,前北京律師、現任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也特別提醒美國的華人在當前環境下需更加謹慎。社交媒體上的評論如果涉及親共、支持哈馬斯、伊朗、委內瑞拉、古巴等被視為美國「敵對國家」的言論,都有可能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對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
他呼籲,身在美國的華人應本分保守,避免激進表達,以免不慎觸及政策紅線。此次政策的動向可能對在美華人社群產生深遠影響。
ICE頻繁出手 社交媒體成審查新戰場
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加強對簽證持有者的行動,包括逮捕曾領導反以色列抗議活動的前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哈利勒(Mahmoud Khalil),他雖然持有綠卡,但是法官已裁定他可被驅逐出境,理由為國家安全風險。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此前曾表示,全美約有300名大學與研究生學生簽證被撤銷。魯比奧上月在霍士新聞網站發表的文章中談到哪些人可能面臨被吊銷簽證。他寫道,可能因以下情況撤銷簽證:簽證持有人參與暴力犯罪,醉駕,支持恐怖主義,逾期滯留,非法工作以及涉及其它違反簽證發放條件或危害美國人安全的行為。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也在社交平台警告:「每個人都應注意。如果你是我們國家的客人,請表現得像客人一樣。我們強大的社交媒體審查程序持續運行,旨在識別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風險。USCIS時刻在監控任何可能對我們的國家和生活方式構成威脅的網絡內容。」
這一新的政策反映了美國對社交媒體言論的日益重視,也讓在美華人面臨新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4月,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吳嘯雷(Xiaolei Wu),因騷擾學院內張貼傳單支持中國民主的中國女學生,並威脅已經向中共警方舉報她,被判處9個月監禁。美國聯邦法官已下令在吳嘯雷刑滿後將他驅逐出境。
中共滲透引美國警覺 專家提醒在美華人需與中共劃清界線
長期以來,中共對海外華人群體進行多層次的滲透,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高度警覺。當前美國政府,尤其是特朗普陣營,正試圖通過嚴格移民政策與社交媒體審查,遏制這類潛在威脅。
時政評論員王赫表示,特朗普政府推出一系列新政意在重建傳統價值體系,強化美國社會的凝聚力與安全性。此輪政策調整核心在於防範中共對海外華人社群的影響、滲透。
他告訴大紀元記者,中國大陸民眾應認識在國內社交媒體上攻擊美國的言論可能成為赴美障礙,大陸社交媒體受中共的嚴格審查,但卻鼓勵攻擊西方的言論,這類「順口罵美國」的行為可能被美方記錄在案,成為審查依據。
王赫進一步表示,美國公民享有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但外國人在美則須遵守更高的行為規範。倘若繼續傳播與中共一致的政治立場或攻擊美國的內容,恐將被美方貼上「潛在敵意人士」標籤。#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