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於2025年聯邦大選中完成權力轉移,由前英倫銀行及加拿大央行行長Mark Carney領導的自由黨,贏得343個下議院議席中的169席,雖未達成組成多數政府所需的172席,但仍成功籌組少數政府。值得關注的是,反對黨保守黨的黨魁Pierre Poilievre雖帶領政黨議席增長至144席,卻意外在其本人所屬的Carleton選區落敗,震驚政界。

這場大選被視為一次國民對領導風格與施政理念的重大選擇。在國際局勢動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重返白宮的背景下,加拿大選民最終選擇由具國際經濟治理經驗的Carney領軍,反映社會對專業、理性與穩健治國的需求,凌駕於民粹情緒與簡化政治論述之上。

保守黨領袖Pierre Poilievre在選戰期間強烈批評中央銀行、移民政策與碳稅制度,訴諸民眾對生活成本上升的不滿,並以「打破建制、為人民發聲」為號召。然而,他的選舉策略被不少選民視為過度民粹化,欠缺可行政策內容。他在Carleton選區失利,亦被視為選民對其領導能力與政治風格投下不信任票。分析指出,Poilievre的選舉語言雖能引起特定基層選民共鳴,但難以說服溫和中產階層及多元社群。特別是在加國移民社會日趨多元之際,對抗性強的言論可能反而引起反感。

Mark Carney的國際視野與財經專業獲認同

對於居住在加拿大的香港移民而言,Carney的勝選帶來某種程度的安心感。不少港人對特朗普重掌美國政權深感憂慮,擔心北美經濟與貿易秩序再度被關稅主義與單邊主張所破壞。而Carney過去擔任兩國中央銀行總裁的資歷,使他被視為最能以理性和策略與特朗普政府抗衡的加拿大領袖。Carney曾長期參與G7、G20、IMF等國際金融組織的合作機制,擁有穩固人脈與外交聲譽。他未來預計將會:積極擴展與歐盟及CPTPP成員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推動綠色產業發展,避免加拿大被孤立於綠色轉型之外;鞏固加拿大在北美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在與美國的經濟談判中,保護本國利益,同時維持務實合作態度。這些方向,對曾在極權統治下生活的港人而言,尤具意義。

Don Valley North選區結果反映理性投票趨勢

在多倫多的Don Valley North選區,自由黨候選人Maggie Chi成功當選。值得一提的是,保守黨派出曾在香港演藝圈活躍的藝人鄭敬基參選,希望爭取港人社群支持。唯最終選舉結果顯示,當地選民仍更傾向支持具政策理念與公共服務經驗的候選人。

部份港人指出,政治參與不僅需要情感連結,更需對政策議題的深入理解與實際貢獻。他們希望有更多真正關心社區、具備專業能力的港人參與公共事務。

少數政府的挑戰與希望

儘管自由黨成功執政,但其席位未過半數,未來施政將面臨議會協商與反對黨制衡的壓力。這也意味著Carney需要更謹慎地制定政策,並與其它政黨(如魁人政團、綠黨)建立合作關係,確保施政穩定性。新民主黨NDP在今屆選舉中遭遇歷來最嚴重挫敗,僅得7席,失去官方黨團地位。反映左翼政治力量在本國政壇進一步式微,選民取向轉向中間偏右與中間偏左之間的拉鋸。

加拿大仍守住自由理性的一席之地

此次選舉結果,對來自香港的移民而言,不僅是一場民主程序的展現,更是對民粹浪潮的堅決回應。在一個全球越趨兩極化的政治氛圍下,加拿大的選民以選票表達對專業、務實與多元價值的認同。Carney的少數政府之路不會輕鬆,但他的勝選象徵著加拿大社會尚有力量抵抗簡化與極端政治的誘惑。在未來不明朗的國際局勢中,加拿大能否維持其自由開放的核心價值,仍需全民共同守護。◇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